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4章 厂甸庙会(二)(1/1)
大街上,男人们戴着厚实的帽子,女人们戴着花色各异的头巾,有的还抱着孩子,身上穿着自己最新的棉衣棉裤,脚下穿着厚实的毛窝。-1¢6·k-a-n.s!h·u_.¨c¢o!m_
没戴棉手套的人一边把手嗦在袖筒里取暖,一边吸溜着鼻子。
人挨着人,人挤着人,不远处一个大姐的鞋子都被挤掉了。
她大声叫喊着:“我的鞋子!”,不一会儿,声音逐渐淹没在人群里。
雨水看着眼前的景象,再看看两人身后这两个身强体壮的保镖,顿感十分安全。
挪腾着向前走,就见这街上什么都有。
有卖吃食的:炸灌肠、羊肉串、糖葫芦、吹糖人的、做糖画的……一些个小孩子停在摊子前,父母不买就走不动路。
有卖旧书的:整齐摆放在木质的案子上,一本压着一本,只露出书名的部分。/x/i¢a?o~s+h\u~o~g+u,a\i`.`c′o′m!
靠墙处摆放更多,每本书都夹着一张长长的纸,上面写着书的内容,凭此就可以方便的寻书了。
卖古玩的:琉璃厂特有的古玩字画、文房西宝。玉器、瓷器、人物画、风景画……应有尽有。
雨水想要,可是她不懂啊!
可不要以为这个年代就没有造假了!造假技术高着呢!技艺高超者出的东西绝大部分人压根儿分不出真伪来。
何况身边好几个人,也不可能这时候下手。
再往前走,刀枪剑戟,好家伙,那红缨枪都快耍到脸上了!
雨水狠狠长了番见识。要知道这种表演她只在电视上看过,和现场观看完全不一样,身临其境,就忍不住和身边人一起拍手叫好,这种感觉只有经历的人才能明白。
要说庙会标志性代表,那绝对是大型糖葫芦和呼呼作响的大风车。£?微2趣:小[?说#_? $免.费(\{阅±[读′°
卖风车的摊子上,大大小小的风车三两毛钱一个,不时有孩子来买。
秫荕杆儿加上各色的彩纸,巧手的人们总会有各种奇思妙想。
一阵风吹过来,风车嗡嗡作响,五颜六色的风车漂亮异常。
要说最吸睛的,绝对是卖糖葫芦的摊子,大老远就瞧得见,一米多长、两米多长的,用竹坯儿串着,上面还粘着一面小彩旗,显眼的飘扬在冷风里。
谁要是手里拿着这么一串儿,绝对是整条街上最靓的崽!
有一大长串的,也有拿绳圈成一圈儿的,有些有条件还宠孩子的大人给孩子买了,孩子就把糖葫芦挂在脖子上或是扛着。
但这可不是正经儿糖葫芦,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它不沾糖!
只是纯粹的山里红,要的就是这份喜庆劲儿!
小糖葫芦街边也卖,一串五个山里红,有的还加了黑枣。
雨水和李萍一人一串,吃的嘎嘎香!
随着人潮继续向前,卖空竹的、卖嘎嘎的、练把式杂耍的、踩高跷唱京戏的、修钢笔的、刻字的、做大漆盒子的,让人看的目不暇接。
只有雨水没见过的,没有他们摆不出的!这个时候的人们业余生活是真的丰富多彩,趣味无穷!
特色的手工艺品、天桥杂耍、美味小吃应有尽有。
厂甸庙会可谓是吃喝玩乐一条龙,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息,就像是一幅年代记忆里最醒目的年画。
整个逛庙会的过程雨水看的目不转睛,太精彩了,实在是太精彩了!
大开眼界不说,对这个时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就是可惜过几年再也看不到这样的场景,依稀记得63年就停办了!
虽然后来也重启,可却再也没有了现在的味道。
雨水一行人中午的时候也没正经吃饭,街边的小吃就足够填饱肚子了。
……
老太太中午才想起来雨水给的小袋子,年纪大了,记性总是差些,从兜里掏出袋子打开,是个小罐子,上面印着三个字,麦芽糖。
摩挲着这一小盒麦芽糖,老太太的心像是被烫了一下,泡在温泉水里。
……
“听说这两天天安门前有春节环城赛跑,我们要不要去?”李萍想到了报纸上看的热闹,马上告诉雨水。
“要跑很远吧?就我俩这体格,能行吗?”这个环城赛事雨水知道,寒冬腊月的,这么冷,可怎么跑呀?
“哎呀,不是热闹吗?就算不参加,看看也行!”李萍撒娇。
“那没问题,我再带上我哥这个保镖!”雨水看向傻柱。
话音刚落,李萍看向她哥,露出甜甜的微笑来。
傻柱和李茂对视,无奈苦笑。
不想错过《四合院故事之我是何雨水》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