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二章 人皮(2/3)
不好?”双腿发软的白沙靠在树上有气无力的对那些女人说道。
“全听恩人吩咐。”年纪最大的女人还不忘给白沙行了个万福,然后几人抬起女孩的尸体走到一处看不见刚才血腥的地方,女人们再次发出震耳的哭声!
良久,关羽才回来,将手上提着的东西望地上一掼。
“大哥,什么东西?”白沙好奇的翻看着那堆软塌塌的东西。
“人皮!”
“哇”白沙再一次被关羽弄吐了!
鬲国县虞家,县令周家之下第二大富户。虞家人丁兴旺,从老太君下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虞凉在豫州,二儿子虞清在幽州,小儿子虞泠在青州老家鬲国经营着不大不小的虞家商会,女儿远嫁南方,老太君本着落叶归根守在小儿子身边。虞泠有一子两女,自前年将生意交给儿子虞佑就陪着老太君过着悠闲的生活。虞佑有两妻三子两女,大女儿虞玉,就是刚才自尽的女孩,小女儿虞娇,就是那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
三国时期商人的社会地位甚至比农民还要低下,因此商人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和财富就不得不攀上达官贵人或者名门望族,而联姻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样名门望族多士子,重文轻商,除了田地收入外其他的收入其实是不多的,因此也需要商人提供大量的钱财。不过在社会鄙视商人这一大环境下基本上都是商人的女儿嫁给贵族的儿子,好一点的是妾(次于妻,要明媒正娶),差的是侍女(连婚礼过场都免了),妻,是不要痴心妄想的。
周县令的幼子,人称“鬲国大虫”,对虞玉早垂涎三尺,数次亲自登门说媒。见过世面的虞家三老哪里看得起一点礼数不懂(哪有自己给自己做媒的)又一无是处的纨绔子弟,坚决不答应,因此两家的关系逐渐疏远。正巧虞家收彩礼那天“鬲国大虫”下乡“打秋风”回来,估计是收获少了,正郁闷得紧。见心中的“女神”将为他人妇,不由得无名火起,以抢来的一匹粗布为聘礼强要虞玉做他的第六妾,自然是颜面扫地而归。在儿子一哭二闹三上吊之后,县令大人觉得面子严重受损,带了一批衙役亲自出马,在虞家“搜”出数套大黄弩和与当地土匪的书信!
后面的情节很狗血,虞家最终没有同意这门亲事。所以在抄家第二天虞家上下男丁十几口加上老太君被判“斩立绝”,七个年轻女人(虞佑的老婆、妾、两个女儿和三个佣人)判“流放三年”。按说“斩立绝”需要青州刺史签字才能生效,但这时代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只要靠山平原太守不告发,刺史大人基本上就不可能知道,因此周县令当天就将虞家人杀了。
第三天她们就被带走,押队的正是县令的儿子!他哪里是流放这些人,分明就是玩了之后就杀掉!
整个事件的发展太快,快到出门在外知道消息逃过一劫的虞家家丁还没有把这个消息送到老大老二那里结束了!
虞柳氏,虞玉和虞娇的娘,悲悲切切的道完始末,几个女人已经泣不成声了。
关羽或许经历过太多的苦难已经麻木了,又或许对这件事本身并不关心,所以默默的端坐在一旁用剥下的衣服擦着缴获的刀枪上的血。
白沙正襟危坐,不时义愤填膺的骂上两句,故事没有听进多少,心里却活泛开了。颖川荀家有八人,俭、绲、靖、焘、诜、爽、肃、旉,号八龙,三国里面最出名的是他们的两名晚辈:荀彧、荀攸。
荀彧字文若,三国时期超级内政高手,曹操出征时经常把大后方交由他管理。
荀攸字公达,彧从子(侄儿)。荀攸是被诸葛司马光芒掩盖的超级军师,曹军的数次大战均与他的计谋有关。
荀衍字修若,彧第三兄。冀州邺城监军校尉,都督河北军事。
荀谌字友若,彧第四兄。袁绍谋士。
颖川荀家,与琅邪诸葛、河内司马并称三大谋士家族。荀彧荀攸两叔侄都位列曹操早期四大谋士,另两位是郭嘉和程昱。此外还有戏志才、满宠、贾诩和陈群,徐庶不算。
而颖川,更是所谓的“谋士之乡”。除了荀氏家族,还有郭嘉(英年早逝的“三国第一军师”)、陈群(字长文,先后受曹操、曹丕托孤,官至司空)、徐庶(字元直,身在曹营心在汉,一个比较郁闷的人物)、淳于琼(字仲简,官渡之战守乌巢,曹军烧粮后被袁绍斩)、钟会(字士季,灭蜀)、钟繇(字元常,为曹操把守关中地区,后任大理、太尉、相国、太傅。清廉能干,颇有威望,与华歆、王朗并称三公。还是书法家),另外还有辛评、郭图、郭奕(郭嘉之子,字伯益)、钟毓(钟繇之子,字稚叔)等等。
岳沙村现在有了关羽,尽管白沙还不敢保证他一定不会跟着刘备走,毕竟武将一系有了领军之人。简雍姑且算内政高手,其实他更适合外交官,要他出谋划策就不靠谱了。这鬲国虞家尽管只是和荀家有一点点还没有开花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越三国之领主传奇》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