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章 仿制品就一定不值钱?(2/2)
元造于1914年,在当年12月份正式开始流通,
当时发现的第一枚假币应该是私人工坊手工磨出来的,
自然无从查起,
但若是说官方查获的第一起假币案......那当然是有记载的。
若对方说的是真话,
那眼前这枚假币确实不能和普通假币一概而论!
张美芳下意识问道:“你怎么证明你说的是真的?”
陈默笑而不语。
看到这一幕,张美芳脸倏的一下红了,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作为古玩店的经理,
收货时判断一件古玩的真假,当然是由她们店家自己来甄别,客人顶多提供一些辅佐性的证据就可以了。
“额,我的意思是这个我判断不了。”张美芳虽然脸有些红润,但还是大方承认自己能力不足。
随即找补道:“我有一个叔伯在银元鉴定领域颇有研究。”
“您方便等我联系一下吗?”
“当然可以。”
得到允许后,张美芳起身到一旁打了电话,而后还一脸歉意的给陈默续了一杯茶。
没一会儿功夫,
一个老头匆匆赶到。
开口便道:“阿芳啊,你说有北洋政府查获的第一起假币案中的假币?”
此时张美芳的脸色早己恢复正常,
站起身对老头说道:“嗯,周伯伯,就是这位客人拿过来的这枚银元,您给看看。”
老头瞅了陈默一眼,
没说话,
反而将注意力放在桌上的袁大头上面。
拿到手里看了一会儿,随后更是从兜里摸出来了一份颜色泛黄的旧报纸,将银元和报纸里面的照片做对比。
陈默哑然,这老头还挺有趣,
打完电话这才多久,居然找出来一份当年的旧报纸,拿来做对比。
但照片都模糊成啥样了,真能看清吗?
陈默表示怀疑。
盯着看了足足五分钟,老头推了推眼镜,这才开口问道:“小伙子,你这枚银元哪里来的?”
“门外边摊位上刚收的。”
“嗯??那你怎么知道这是第一起假币案的银元?当时北洋政府收缴后应该己经当场销毁了,你如何确定这是遗留下来的?”
听到这个问题,
陈默抿了口茶,淡然回答道:
“这很简单,因为制币工艺。”
“哦?仔细说说。”
“当时的假币大多都是私人工坊手工铸造,而北洋政府查获的那起假币案却是工业制假币,查案时间在2月份,距离当初银元正式流通仅过了两个多月。也就是说当时查获的那台涉案铸币机很有可能是国内第一台工业铸假币机。”
“至于说如何确定这枚银元是由那台涉案铸假币机造出来的......正是因为其工艺。”
陈默继续开口讲道:
“当时北洋官方使用的工艺是从西方传过来后,经过专家改良的。”
“但涉案的那台铸假币机,用的却是原汁原味没有改良过的西方工艺,也就是膛线工艺。这套工艺在西方本是为了制作金镍合金的金币而研发出的,用来制作银币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良品率不高。这也是北洋官方将之改良的主要原因。”
“用这套工艺铸出来的银币,其边缘纹路每隔五毫米左右都会出现一个大小不一的凸起。”
“这个小凸起是正常银元或者说根据正常银元仿制出的假银元都不具备的,很容易观察到。”
陈默话音落下,
周乾连忙看向旧报纸上的照片,随后又将手中的银元与之比对,
果然在上面看到不少细微的凸起!
不想错过《节目筹备半年,你靠捡漏一天通关》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