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二章 倾其所有(2/3)
2的空重由第四批次的十六吨增加到了十七点五吨,标准状态时的空战重量为二十三吨,因此其空战推重比在一点五以上,比第三批次提高了百分之十五。如果按照战斗机空重增加的幅度计算,f-120-800的推力比f-119-600增加了百分之十左右,空战推重比接近一点七。与之相比,即便是采用新式发动机的j-20也差了很大一截。要知道,s-15的设计指标仅仅是让j-20的空战推重比达到一点四五,勉强超过第三批次f-22。采用117s发动机的j-11,空战推重比仅有一点三左右。
美国的技术实力不容低估,其在航空领域数十年的积累,足以傲视全球。
如此先进的战斗机,自然没有理由首先提供给其他国家,哪怕是最要好的盟国。
现在,美国答应出售第五批次f-22,而且是直接出售美军现有装备,而不是让日本排队等候,表明美国非常希望日本扭转战局。
当然,仅有战斗机还不够。
二十九日的战斗表明,指挥与情报系统比先进战斗机更重要。
导致日本空中自卫队战败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支持制空作战的指挥与情报系统。
-767没有电磁对抗能力,无法前出到战场附近,只能留在冲绳上空,而且在遭到袭击时还得转向规避。
按照喜田多一郎的要求,钱德勒答应出售八架最新式的-3。
相对而言,-3就不是不能卖的装备了。
因为前面的编号已被占用,所以-3并非-3的深度改进型,只是在-3的基础上增添了电磁对抗系统,更换更好的固态相控阵雷达与更省油的发动机,其他方面与-3基本上没有区别。
对日本空中自卫队来说,这种预警机却意义非凡。
八架-3,足以确保日本空中自卫队在两个战略方向上,随时保持战略警戒。如果得到其他预警机的支持与配合,比如让-767靠后部署,还能在两个方向上同时指挥两场大规模空战。
更重要的是,-3不怕电磁武器,可以前进部署。
对日本空中自卫队来说,-3还有一个好处。这种预警机的指挥控制界面与-767没有多大区别,空中自卫队的官兵就能操控,不需要花费巨资雇佣美人,能由日本军人来掌握战术主导权。
除了预警机,日本空中自卫队还需要一种战略飞机:战略电子侦察机。
虽然-3不怕电磁武器,但是在严重电磁战中,预警机的作战效能大大降低,而战略电子侦察机反而更能适应战场环境。二十九日的战斗中,美军的-135就多次截获j-20发出的无线电信号,中国空军的电子侦察机也在搜索f-22的行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日本却没有类似的作战平台。
没有,就只能买。
显然,钱德勒很有诚意。
要知道,在以往任何时候,像-135这样的战略性机种都不在出售清单内。从军事价值上讲,-135丝毫不亚于b-2。更重要的是,这些战略电子侦察机除了在战时发挥重大作用之外,在和平时期也很有用途。
把战略电子侦察机卖给日本,算得上是美国在为日本开后门了。
问题是,这还不是全部。
不管是第五批次f-22、还是-3与-135,其主要用途都是制空,即帮助日本空中自卫队夺回制空权。
要想把制空权利用起来,使其成为克敌制胜的关键因素,还得拥有进攻性力量。
不可否认,第五批次f-22与不俗的打击能力,但是主要体现在对地上,而不是对付海上目标。
说得简单一点,f-22的狭小弹舱装不了反舰导弹。
要用f-22携带反舰导弹执行对海打击任务,就只能使用外部挂架,在使用复合挂架的情况下,f-22能携带十二枚-84,而且在内部弹舱携带六枚-120d与两枚-9,从而具备完整的对空作战能力,作战半径也仅比执行制空作战任务时短了不到五百公里。
问题是,使用外部挂架后,f-22就没有隐身能力了。
用价值数亿美元的f-22去执行突击任务,显然很不划算。
可惜的是,在美国的武器库里,没有让日本满意的战术战斗机。
f-35是不错的多用途战斗机,只是在执行对海打击任务时,也得使用外部挂架,从而失去隐身能力。与f-22相比,f-35唯一的优势就是更加便宜,经得起消耗。问题是,日本在采购f-22之后,没有急着采购f-35,计划到f-22j大规模服役之后,再采购f-35替换f-2与f-4。
至于f-18f,日本空中自卫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燃烧的海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