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九章:尽数侠肝义胆(2/3)
,要不再瞅瞅? 第二个,庐山云雾,六十两银子一壶。
嘶—— 田七不是头一回跑江湖,但绝对是头一回跑茶楼,再看看下头那些什么‘龙嘴冲冶’、‘茱萸柞饮’、‘六妙丹青’这类茶饮,动辄数百两银子打底,那里是在品茶,分明是在吃钱。
轻轻合上册子,往桌子上一搁,手里没了那些画册,顿时就舒坦了。
“不知又是哪路人马来此,这梁王冢当真这般醉人,引得各路英豪出面争夺?” 恰逢此时,那扇雕花黄梨被人推开,一个中年文人模样的汉子踱步而入。
这人看年岁四十上下,长尖脸蛋白净皮,漆黑两条修长眉毛直插鬓角,一双饱含世间沧桑的眸子,连带着掩口的大胡子,倒也是个相貌出众的人儿。
田七低声细语,朝释鸿生解释此人来历。
这人是梁地出了名的说书先生,号称心藏六千二百三十部经传戏本,在那说书行当里头那可真是头一份的。
其姓名来历都不便详传,唯独知道他姓刘,在江湖上百晓生牌位第七十九位,牌缀‘巧嘴’,行当里头便传作了巧嘴刘。
巧嘴刘当初干这行当,全凭一张能把死人说活的嘴,便是靠着这‘张口金来’的本事,巧嘴刘一连赛过不少平话、评书的高人,做上了这江湖百晓生的牌位。
只是他年轻时在江湖行走,武艺也是骇人的很,如今作了文道,便鲜有人再提及他习武的事了。
巧嘴刘进了雅间坐好,身边还跟着个伙计,许是平日里说书作评习惯了,便先是冲着三人抱拳拱手,把礼数摆得足了。
后面的伙计托着个木盘儿,上头搁着四个青花白底的瓷茶杯子,一人面前摆上一个,杯子还压着盖儿,可那清香悠长已然充斥整个雅间,不必打开看,便知是上好的碧螺春。
“在下在这胤流年里居住十年有余,平日里便是说说书、听听曲儿,权当是个清闲。
这几日来寻我的江湖同道,倒是赛过数年,你们寻我所为如何我大体也是明白的。
”
那巧嘴刘虽说是个评书人,却是见过大世面的,见着客人先把礼数摆得足了。
四个人坐在方圆木桌的四方,见主家敬茶,便总是要尝上一口的,而这二十两纹银的碧螺留香倒也不负它骇人的身价,确实是清甜可口、唇齿留香。
“这茶条索纤细、嫩绿隐翠、清香幽雅、白毫毕露、银绿隐翠、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盛得花香果味,确实是上好的碧螺春。
”
品一口回甘绵长清爽,蒋宣政微微欠杯施礼,对这碧螺春赞不绝口。
释鸿生随不善品茶,却也觉得这茶颇有几分韵味,只是说不上其中滋味好在何处,见田七和巧嘴刘都对于蒋宣政的评价颇为赞同,便也摆出一副回味的模样,想细细品味其中的百般滋味。
“小道长是个行家,说话办事都是地道得很。
”
看得出,巧嘴刘是个爱茶之人,品茶的架势同旁人便有偌大差异,观色、闻香、品味都是一副行家做派,听到蒋宣政赞他家的手艺茶质,乐得笑着眯起了眼。
尝着这茶汤滋味,巧嘴刘才开口接着絮叨,说:“前朝有人品这碧螺春,称其香气骇人,便有了‘吓煞人’的俗名。
在下是个靠嘴吃饭的俗人,平日少沾酒也不喜肉,唯独是这茶呀,那是上了瘾头儿的,撒不了这手” 怎的说这巧嘴刘是个讲评书的,那些个道道可谓是张口既来,一壶清香碧螺春便说得前朝(chao)今朝(zhao)上千年注传野史,他倒是说得兴高采烈,但听者到底不是来听评书的,只能等着这人说得尽了兴致,再说其他。
茶吃几盏,再斟几回。
巧嘴刘终于还是放下茶杯,亦敛去了脸上的笑意:“诸位能听我在这漫天言语诌上大半个时辰,想来也是铁了心插上一脚,只是这趟浑水也不是那么好蹚过去的。
”
先是摔下句狠话打底儿,让这几个后生知难而退是最好,见坐着的每一个吱声的,巧嘴刘便也是息了插手的念头。
再看看那三人样貌,皆是一等一的好男儿,或是英武或是俏,倒是真舍不得让这些迷糊后生白白折了姓名。
巧嘴刘说评书久了,不在江湖上闯荡了,亦或者就把那六尺戏台子作了自家的江湖。
人若是心老了,魂儿便软乎乎的,三个后生年岁都不大,如何能在这事里保住性命? 这巧嘴刘打定了注意,心头软来嘴边便硬气,瞧着三个娃娃后生愈发觉得是个送死的由头,便厉声道:“一个道士、一个和尚,再搭上半个江湖人,还敢打这门买卖的心思,我拜读经传六千余,似你们这般尽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戏言江湖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