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九章:石桥镇里(2/2)
这两大门派虽然规模不大、名声也不算显赫,但是罗相寺乃是万佛山钦点的清溪郡禅宗门派,那可是正儿八经有着度牒经传的名门。
就像是那些落魄县衙,哪怕养着寥寥几个捕快衙役,但到底是朝廷名正言顺的官府衙门,这当地的帮派宗门也得安安稳稳听着这些个县令的招呼。
至于妙音谷这门派更是手眼通天,据说这妙音谷同中原十六州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干系,人脉圈子那是能牵扯到皇族贵胄,背景深得能吓死人。
说白了,能在江湖中说着什么侠肝义胆的也就是两种人。
一种那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江湖散人,他们想干嘛就干嘛,反正大不了一死了之,若是碰上那些修为高深的还指不定谁杀谁呢。
这另一种就是这些名门大派出来跑江湖历练的弟子,就如释鸿生这般的弟子,就算是他们在外面得罪了那位不要命的,往自己门派里头猫个三五年,总不济让人家跑到家门口来要个说法,再者说,能跑来要说法的一般都是占着理儿的,这样的基本上也不会死逮着不放,毕竟大家都是要脸皮的。
“久仰久仰,原来是洪信禅师的高徒。
”
余友松毫无诚意地抱拳,然后郑重其事地来一句:“在下乃是秦州余友松,正巧与小师傅顺路,不如咱们结伴而行可好。
”
释鸿生看那少年故作老成的模样哑然失笑,干脆放下手中茶盏,指着酒肆客栈之外隐约可见的同济桥,言语之中多少带上了几分调笑的意味:“如今这朝廷截了入城的通路,若是这同济桥不能疏通,那一里多宽的水路总不能让咱们靠着轻功渡水踏过去,那边的射手多是精锐,横渡这湖水真就怕让人一箭射下来。
”
其实这也是多数江湖人进入这湖心古城的难处。
石桥镇这几日多了不少跑江湖的,高手不敢说有多少,但是靠着一手轻功横渡一里多的湖面还不算是什么难处,毕竟这也不是河水湍急的大江大河,平静的湖面总归是要安全许多。
但那对岸可是正儿八经的王城,驻扎兵马怕也有个万八千儿的,哪怕这些里面只有三成强弩射手,这般一轮箭射下来那也是黑压压的一片。
甭管你这是几重天的功力,你也决计没法站在水面上挡住上千枝箭。
你要真有这能耐,也不用来什么一苇渡江喽,干脆就正大光明往前走,自然有那识货的人物八抬大轿把你请进去。
客栈里喝酒的江湖人很多,这个问题却没人探听,只因这些天聊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几乎每一个新来的都要坐而论道似的聊上一聊,仿佛这就是他们的底气,这就叫手眼通天、消息灵通。
啧啧啧,跑江湖的那个不是鬼精鬼精的,你真手眼通天了还在这喝酒吃肉,早就都进了城喽。
这坐在这儿的都是半斤八两的,这话怎么说来着,有本事的人家早就过去了,没本事的也都收拾行李回去哪凉快哪歇着去了。
在这磨蹭着还赖着不动弹的就只剩下那些个不上不下的人物了,那都是多少有些本事还想混口汤水的。
谁还不知道谁呀。
余友松却是没听出释鸿生这打趣的意思,反而是极为认真的考量着其中关节。
不过他终究是个少年性子,思量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便再也耐不住性子去琢磨,自暴自弃地拍拍小脑瓜,气急败坏地跺一跺脚,干脆拾起竹筷去插碗碟里面的猪头肉。
秦清芷看着这一幕,恍然间觉得极为温馨,拾起筷子来给释鸿生夹菜添饭,她修炼妙音谷的音击武学,平日里的餐食多以清淡寡味烹制的滋补之物,如今尝一尝这街头巷角的咸腌菜来,倒是一种全新的滋味。
释鸿生捧着陶碗,看见那碗里的素斋腌菜愣神许久,不知怎的也安然接受了这份好意,三人在桌边坐着慢慢悠悠的进餐,虽然没了那指点江山的英雄风骨,但不知怎得,这样的氛围却是同这湖边小镇的景色搭配相得益彰。
抿一口春茶,感受那茶汤之清香在唇间慢慢绽放的滋味,秦清芷突然想起什么,饶有兴趣地问说:“你之前还说要阻止这场江湖纷争,只是碍于人微言轻不知能否做到。
倒不知你想要用怎样的手法去阻止这万万千千江湖人,总不是要和他们论佛理讲佛经吧。
”
“这倒也是,”嘴里塞得满满当当,余友松顾不上擦拭嘴角的油花,含糊不清的发问说:“别人也许敬重你这么个和尚,但这夺人财路的事儿可不是那么好干的,和尚你藏了什么本事?” 释鸿生放下碗筷,轻轻拿纱巾拭去唇角上淡淡的酱色,沉默半响,回道: “往死里打。
”
不想错过《戏言江湖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