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十六章 惊变1(2/3)
相公索剑,扬言要当场杀了苏相公。晓税宅 醉新章結哽歆快幸亏杨相公王相公一左一右将史弘肇拉住,苏相公这才奔马而还。史公怒气未消,也上马径去,杨相公怕他追杀苏相公,只好跟着。一场本来用意极好的酒宴,就这样收场。”
李昉听了刘德的解说,感到极其惊讶,又问道:“我身在郓州,常与京城通信。我尚且不知,刘公如何能知?”
刘德指着浩瀚烟波,笑道:“出郓州,经寿张,沿着这梁山泊西畔,再溯五丈河西去,可直达京师,一马平川。寻常人步行须七天,但快马急递也不过是一昼夜的时间。”
“韩侯是担忧朝廷吗?”李昉瞧了瞧已经皱起眉头的韩奕。
“苏相公与王相公都想着外放,离开京城是非之地。我焉能不担忧朝廷?”韩奕道,又强颜欢笑道,“不过今日我等出游,不必去关心这些大事。这良辰美景,应当对酒当歌。”
“那韩侯应当当面作一首诗来。”李昉亦笑道。
“好吧,我韩奕舍命陪君子,就‘作’上一首诗来。”韩奕大笑。
韩奕吩咐随从,将带来的酒食奉上,跟刘德、蔡小五、郑宝与李昉等人,席地而坐,谈天说地,将所有烦心事抛到了一边,倒也心惬意满,一直到深夜秋霜下降之时。
他们在梁山下宿了一夜,第二天才满意而归。
行至郓州城外一村舍,只听一阵孩童的朗朗读书声传来:
奕奕梁山,
维禹甸之,
有倬其道。
韩侯受命,
王亲命之:
“缵戎祖业,
无废朕命。
夙夜匪解,
虔共尔位。
朕命不易,
干不庭方,
以佐戎辟1。”
众人不禁心奇,只因如今乡里穷困,就是大户人家也过得紧巴巴的,哪里还有余力供养子弟求学呢?
韩奕与李昉等人寻着读书声行去,绕过一条小河,在翠柏怀抱之中的几间茅舍前驻足,凑近窗前,探着脑袋往里面瞧。
十余位幼者七八岁,大者不过十来岁的童子正坐在席案前,摇头晃脑着背书,稚嫩的嘴巴中吐出的是光明大义。
私塾师长是一位三十来岁的文士,只见他一袭素衣,正襟危坐在席案前,头略向前倾,微闭着双目,面含笑意,偶遇童子们背错了,立刻向背错者投去严厉的目光。
“王师、王师!”背诵了一段,有童子高声喊道。
“我说过多次了,不要当堂聒噪,凡有疑问,尽管伸手示意。”那教书文士微皱起眉头。
“王师,这书中的梁山是不是就是我们郓州的梁山?”那童子指着书本问道。
“非也!书中所言之梁山地处关西,非是我郓州梁山”文士说道,“相传大禹治梁山,除了水灾,造福一方百姓。此文篇首以禹治水为始,比况周宣王平大乱命诸侯之功绩是也!”
“那这韩侯是不是就是我们郓州的韩侯呢?”另一童子好奇地问道。
“非也、非也。”文士连连摇头道。
“我们郓州明明既有梁山,城内又有韩侯,书上说的可不就是我们郓州呢?城里的韩侯不是发出号令,既要在梁山泊修治围堰,还要浚通五丈河吗?韩侯是否就是大禹?”童子们又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
窗外的郑宝听到童子们这一知半解的议论声,立刻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斯文之地,何人喧哗?”文士冲着窗外怒道,起身迈出茅屋,看那架势,仿佛要与不速之客拼命。
“文伯兄、文伯兄,息怒、息怒,是小弟李昉!”李昉眼前一亮,赶紧迎上前去。
那文士不由得止步,指着李昉诧异道:“原来是秘书郎啊!听说你在郓州任职,我正想着去拜会贤弟呢。”
“文伯兄羞煞小弟了,我来郓州任职已经有数月,竟不知文伯兄已经自京返乡,惭愧、惭愧!”李昉连连连说道。
“愚兄也只是上月才返乡,贤弟不知晓此事,也不奇怪。”那文士淡淡地说道。他的目光越过李昉,打量着韩奕。
韩奕微服巡视辖地,带的随从也不多,但他位兼将相,久为人上,在军中说一不二,自然而然地在外表发生巨大的变化,卓尔不群,气度不凡。所以即便掩在随从当中,别人一见便知他身份不可小视。
“明远兄能在郓州遇到好友,何不为韩某引见一番?”韩奕走上前说道,“人生有四喜,所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霖,还有他乡遇故知是也!”
“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五代末年风云录》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