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章 攻占北京(3/3)
朝对清朝前线的防务了。
吴三桂接到这个命令,只好撤退。关外有大量屯垦的汉人,有军官的家属,有地方的官员,也要撤退。有人说吴三桂有意拖拖拉拉。我看也不能完全怪吴三桂。这样一支军队加上老百姓军官家属地方官员,也走不快。
崇祯皇帝在北京急得冒火,也没有办法。他今天杀这个,明天杀那个,得力的军官,不是战死在前线,就是被他杀了。明朝的官员中军队中,谁愿意来保卫这样一个昏君。
一月李自成大顺军队东征北京,突破宁武关,杀守关总兵周遇吉,攻克太原、大同、宣府等地,明朝官吏姜瑞、王承胤纷纷来降,又连下居庸关、昌平。
三月十六日大顺军队的刘宗敏李过的先锋军队,兵临北京城下,随后,十七日李自成带领的大军也到了北京城下,并完成了对北京城的包围。如果北京城要认真抵抗,皇上与官员,军队和老百姓,上下一心,军民一心。利用北京城的高大城墙,利用城内的火炮。吴三桂的军队像袁崇焕一样带兵来英勇拼杀。李自成也难于进北京城。
三月十七日半夜,守城太监曹化淳率先打开外城西侧的广甯门,农民军由此进入今复兴门南郊一带。
十八日李自成对自己能否打下北京城持怀疑态度。就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监杜勋入城与崇祯秘密谈判。
李自成的条件是:
一、割让河南、陕西、四川为大顺国。在西北由李自成自由发展。
二、封李自成为大顺国王。但是不接受明朝皇帝的诏书、不朝见皇帝。
三、犒赏大顺百万军队。
作为回报,大顺军队将:一、退回河南。二、压制群寇对明朝的侵犯。三、大顺派精兵,帮助明朝剿灭辽藩。
明朝的大臣们都同意这样的条款。原因是,马上就可以解除北京的危机。还可以一同剿灭辽东的满族叛乱。
崇祯皇帝否认了这个不接受诏书、不朝见的条件。谈判失败。
如果崇祯作为一个临时的解除危机的办法,马上就可能去进攻清军,大明大顺一同去剿灭清军叛乱。明朝的日子就会缓过来。历史怎样发展,还是一个未知数。
常常有人说,历史发展有一个必然性。其实,许多时候是偶然的。如果这个时候崇祯皇帝接受了李自成的要求。历史就会向另外的方向发展。
李自成见杜勋从北京城出来,报告了谈判的经过,谈完已经是天黑,准备第二天上午,召集文武官员商量对策。
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一夜没有睡,见崇祯这样武断,丧失了改变危机的机会,北京城一定会被大顺军队攻下来。就主动打开正阳门。迎接刘宗敏带领的大宋先锋部队进北京。
崇祯皇帝接到宦官的报告,才知道大顺军队已经进入北京。就去敲宫内的大钟,召集大臣们派兵来护驾。敲了半天,竟然没有一个大臣到来。崇祯的女儿,抱住皇帝,问,“皇上,我们怎么办?”
崇祯说:“怎么办?你错生进了帝王家,我们现在只能以身殉国了!”说完,举刀向公主砍去。公主一偏,没有砍到,再砍一刀砍了一只手臂下来。公主倒在了地上。
崇祯又去杀自己的皇后妃子。杀了皇后妃子,又叫自己的几个儿子逃跑。
城外的炮声停下来了,李自成的大军正在进城。崇祯望了望皇宫,这个朱家经营十几代的皇宫已经不能留恋了。只有一个叫王承恩的老太监在身边。王承恩扶着崇祯深一脚浅一脚地向煤山上跑去。
煤山上有一个歪脖子的槐树,只有这一个歪脖子槐树,适合拴上吊的绸条,崇祯皇帝就在这个树上上吊自杀了。
李自成进到宫里,见公主还在血泊里挣扎,叫宫女把她扶到她的住所休养疗伤。
李岩进宫见张太后,知道是河南老乡,她听说崇祯已经自杀,正要自缢。李岩派兵送她回到她母亲家。回到母亲家,张太后最后还是自杀了。
李自成的农民起义,由于有知识分子参加,改变了流寇方式,短短几年时间就使明朝灭亡了。
不想错过《李岩》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