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九十五章 小侄儿太史亨(2/2)
州和冀州的大战而逃难来的。对于这些人,军师认为还是按照跟本地人同样的土地政策发放土地。”太史慈也笑了一下,然后继续说到。
“文优这样做确实不错,反正辽东也不缺土地。”王绪点点头,其实他知道这些人或许在战乱平息后就会返回家乡,不过如果现在给他们足够的福利说不定还能让这些人留下。
太史慈又说了一些琐事,只是让王绪更加了解辽东。
“大哥,不知道辽东有什么人才?”王绪和太史慈聊了一会,忽然想到了这件事情。
太史慈没有意外,他知道王绪求贤若渴,太史慈想了一会说道:“辽东本身士子不多,但是有不少士子从外地去辽东避祸。公孙度曾经征辟了一些为官治政,我们接手辽东后对这些人做了些考察,有真才实学的都让他们继续留下了。”
“不过这些人都不算什么名士。”太史慈停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辽东有管宁、邴原以及王烈等名士,都不愿出仕,为兄也曾派人邀请,不过都没有成功。”
“管宁、邴原?他们可是和华歆一起号为一龙?”王绪听到这两个名字觉得十分熟悉,立刻开口问到。
太史慈点点头说道:“正是,两人都是北海人,因为躲避黄巾之乱才到辽东的。”这些消息还是李儒告诉他的,他平时对这些名士没那么了解。
王绪想了一会,他是在整理脑袋里关于这三人的资料,当然是来自后世的资料。王绪知道管宁一辈子都没有出仕,王烈也是,这两人王绪也就暂时不报什么幻想了。不过邴原可是出仕了的,王绪不知道该怎么打动这个家伙,不能让他投入曹操的怀抱。
“既然他们都不愿出仕,那就先别打扰他们了。除了这三位还有别人吗?”王绪知道有些事情是强迫不来的,特别是这些名士,更加有傲气和骨气。
“还有一位自称是郑大师的弟子,叫做国渊,听闻郑大师在我瀛州治学,据说之前就跟随送粮草的商船来到了瀛州。”太史慈端起茶喝了一口,讲了这么好一会也有些口干了。
国渊,王绪眉毛挑了一下,他知道这人,确实是名人才,没想到也跑到瀛州来了。商船还有运输船到辽东送完东西后,确实有一些人特别是商人随船到了瀛州,锦衣卫都有对这些人经行调查。王绪知道锦衣卫办事很牢靠,所以也没有亲自去查有哪些人来瀛州,如果不是太史慈今日一说,或许王绪还会错过了。
不过没什么,王绪知道郑玄还有蔡邕这两个活招牌的作用,时间越久肯定能招来更多的名士。至于这个国渊,王绪觉得自己需要去拜访一下郑玄了,从历史上来看,这国渊是个治政的人才,而王绪现在恰恰就是需要治政的人才。
王绪和太史慈又聊了一会辽东四周的异族,不得不说公孙度真的帮王绪扫平了不少。对内杀了不少豪强,减少了内部统治的压力,对外征战,使得四周的扶余和高句丽都元气大伤。说实话,王绪想等一段时间,让公孙度再次出仕,这个人的能力确实很不错。
对于扶余和高句丽,王绪也有自己的打算,这两匹饿狼现在只是在舔舐伤口,如果让他们缓过气来肯定会对辽东以及平州不利。历史上就是如此,高句丽被公孙度打得快要灭国,但是公孙度没有斩草除根,反而几十年后高句丽趁汉人衰弱夺了乐浪等地。
这是王绪不愿意见到的,所以辽东修养一段时间后肯定会再次征战,现在瀛州拥有太多土地了,需要新的奴隶去帮忙耕种。
两人聊到夜深才个自睡去,第二天太史慈就回了自己的府邸,而王绪却是给赵云介绍老婆去了。
王绪给赵云选了不少门当户对的女子,当然王绪都没有提前告诉这些女子的家族,而是让人收集了一些信息给赵云看,只要赵云看对眼了才会派人上门提亲。
赵云知道是自己妹妹要求的,所以也没拒绝,最后挑选了瀛州铁家的一名女子。瀛州铁家,家主是铁真,也就是最初为王绪打造兵甲的大唐族人。
此时大唐族人已经有近十五万人,同姓的人很多,王绪就让他们聚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个的家族,这也是为了不让外人怀疑。而铁家就是瀛州第一大工匠氏族,家主铁真担任的就是瀛州工匠的总头目。还有船业的任家,商业的钱家等等。
王绪在瀛州中部的深山里隐藏了近五万的族人,主要就是负责打造兵甲等等,而大唐族人组成的家族就以自家作坊生产的名义,让这些隐藏族人生产的物品传了出来。
赵云既然决定了,王绪就派人上门提亲,铁家作为大唐族人当然不会不答应,于是赵云的婚事也提上了日程。
不想错过《帝国之崛起》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