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霍莘解案 > 第九章 洪山古庙2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九章 洪山古庙2(2/2)

目录
好书推荐:

庙位于长沙的北郊,我们所在的学校在城市的西南郊,两者蜿蜒辗转相距三十来公里,路程稍稍有点远。早上吃完早餐,我们三人就出发了。

在路上,高上向我们介绍了洪山庙的情况。这座寺庙,始建于明朝,最早是一位周姓的庄主依山傍水建的私家庄园。庄主死后,由乡里的百姓出资重新扩大规模修建成庙宇,取名麓峰寺。后历经战乱,寺庙破损严重,到了康熙年间,又由当地富绅牵头修葺一新。

因寺庙所处的山头,是浏阳河与捞刀河的交汇处,每当山洪暴发之时,两道河流一南一北汇聚于此,被山势所阻,激起滔天巨浪,轰然巨响,声闻数里。有人说山石傲然挺立于洪峰之中,惊涛拍岸声若洪钟,就把这座山头取名为洪山。寺庙后来也依山名而改为了洪山庙,一直延续至今。

“你是怎么去的洪山庙的?”

“我?呵”高上浅笑一声,又敛住了,“家里一场大火,烧得只剩下了我一人。庙里的师傅不收留我,我还真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现在。”

“哦?那场火是怎么回事?”

高上轻轻地叹了口气:“不知道,我不清楚,晚上睡着睡着就被火烤醒了,等我爬出来,屋子就垮了。”

“全家都没啦?”

高上“嗯”了一声,再没后话。我侧头看去,只见他眼睛盯着前方的道路,脸上平静得如同刚刚睡醒的婴儿。

见到高上这样的神情,我也不好再继续追问,一时车厢内显得有些沉闷。

坐在后座的小周开口了:“不说这些伤心的事了。高上,跟我们讲讲那里有哪些好玩的,有哪些有意思的典故吧。”

“典故啊?那里的典故有很多的你们知道那条河为什么叫捞刀河吗?”

“我知道啊,是三国的时候,关羽攻打长沙时把大刀掉进了河里,周仓潜水帮他捞起来的,据说还一口气逆行追了七里才把刀捞起来的呢。后来,人们就把那条河称作捞刀河了。”

“嗯,那你们知道之前那里叫什么河吗?”

“不知道。”

“关公的这个典故估计后人杜撰的成分更多刀剑是古代战将的命根子,哪有可能随随便便就掉进河里的道理。还有一个事情可以佐证以前啊,那条河叫涝塘河。明代的时候,有位诗人写了首诗,叫《涝塘烟树》,诗是这样写的:‘涝塘树色晓苍苍,尘土安驰正渺茫。十里通衢烟花杂,一弯流水菱河香。穿森啼鸟声声巧,竟渡行人日日忙。遐想不如抛俗果,绿荫深入醉壶觞。’你们想啊,如果东汉末期,因关羽掉了把大刀,这条河就取名为捞刀河,那么,到了明代怎么还有诗人称她为涝塘呢?”

“嗨!你这么一说,还真是有些道理。”关羽不小心大刀掉河里,周仓潜水捞大刀,所以有了捞刀河的名称的故事,几乎每个长沙人都知道,但好像从来没听到有人提出过质疑。

“我在那里呆了一些年头,对那附近的民俗风情有些了解。其实吧,传说中的故事,大多都是后人杜撰的,不过是想借名人的名号提高一下地方的声誉而已。涝塘河之所以现在被称为捞刀河,是有另外的原因的。”

高上侃侃而谈:“元代时,很多北方人因逃避蒙古铁骑,迁徙来到南方,有一些以打铁为生的匠人在涝塘河落了户,重操旧业。后来蒙古人占领了南方之后,为防止汉人造反,禁止匠人私造刀具,还经常派兵四处巡查,一旦发现有人私自制造刀具,立即就会被判以重刑。其中一名住在河边的工匠,为逃避官兵的突击搜查,只好将打造好的刀具从窗口沉入河中,等官兵离开后再打捞起来。

“结果,人们发现他这批在河水中浸泡过的刀具更加锋利也更加耐用,于是其他匠人也开始纷纷效仿他的做法。从明代开始,就形成了以涝塘河区域为中心的家用刀剪制造行业,而这一传统制造手艺也由工匠们代代流传了下来。

“因为制造刀剪多了浸入河水中再捞起这道工序,而且,‘涝塘河’与‘捞刀河’又谐音,明代以后,清朝开始,慢慢地,人们就把这条河称为捞刀河了。不过,因为关公的名头更响亮,所以后人大多喜欢流传关公的传说而很少有人提起工匠的故事。现在啊,‘捞刀河’刀剪,与北京的‘王麻子’,杭州的‘张小泉’齐名,是国内著名的三大刀剪品牌之一。”

“嗬!原来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

“是啊,很多真相都被掩埋在了历史的尘埃当中,以讹传讹,代代相传,到最后,谁也不知道事情的原貌是什么样子了。”

“快到了!”车子从宽大的柏油马路驶进一条双车道的水泥公路,一座树木葱茏青翠幽深的山头横卧在眼前,远处弯道尽头,只见那金色琉璃的飞檐隐隐地立在树影之中。

不想错过《霍莘解案》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