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八章 误会 (四)(4/6)
了力气,挣扎着爬出洞口,往外一看,不觉大吃一惊:只见此处是一座山峰,远远往西南望去,是一条连绵不断的小山脉,山脚下是一眼看不到边的庄稼,却无人家,更不是丰县华山!他栖身的山洞悬在半山腰处,下面就是悬崖峭壁,洞口下方七八丈处有一潭碧波清水,清澈见底,看来潭水并不太深。
冯剑心里暗衬:离地这么高,万一失手坠落,定会摔得粉身碎骨的。
别说他身上有伤,就是伤愈,也不敢贸然下去。
冯剑暗暗叫苦,不知如何是好,更不知是啥人把他放在这里的。
看看太阳从东方升起,又从西方落下,却无人来。
冯剑早已饥肠辘辘,闹不准那个救他的人把他放在山洞里到底想干啥!他四下寻找,却没有走出山洞的路径,更不明白那个人是咋把他放进山洞里的。
漫漫长夜,在冯剑的焦急等待中熬过去了。
临近天亮,他身心疲惫,又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一觉醒来,冯剑发现洞口赫然多了一样东西。
他爬过去一看,原来又是一个小篚,那里面有几个烤红芋和一小罐清水。
冯剑早已饿得前心贴后心,顾不得多想,拿过红芋,连皮吃得干干净净。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熬过去了,冯剑的病和胳膊上的伤渐渐痊愈,精神也好多了。
每日早上,必定得到几个熟红芋和一罐清水。
又过了些日子,熟红芋变成了红芋面锅饼,又黑又硬,送红芋的那人却始终不现身露面,不知是何用意。
因此处是一座孤零零的石山,山上寸草不生,山上绝无人迹。
那人也有耐心,每日清晨按时送来吃喝,风雨无阻,从不间断。
每次都是从山顶用根细绳子放下来,第二天一早,把先放下的篮子和瓦罐收走,再放下一个篮子和瓦罐来。
冯剑不知那人把他囚禁于此是何用意,竟稀里糊涂地过起了山洞野人的生活。
如此日复一日,冯剑伤病虽然好了,人却被折磨得发疯。
深秋季节,冯剑看到山脚下有人收割棒子高梁,便可着嗓门拚命喊叫起来。
但因距离太远,喊声还没传到山下,便被风吹散了。
又过了些日子,田野里一片寂寥,小麦也种下去了。
紧接着,地里出现了绿油油的麦苗。
秋去冬来,刺骨的北风卷着雪花直扑山洞。
冯剑身上只着夏衣,天寒地冻,冷风刺骨,冻得他浑身战栗,瑟瑟发抖。
冯剑仗着年轻力壮硬挺,好在每日饭食风雨无阻,冬日虽然漫长,日复一日,倒也叫他硬挺过来了。
终于,春天到了,山下的麦苗由黄返青,天气也渐渐暖和起来。
麦子又有绿变黄,金黄的麦穗随风起伏,又看到农民收获麦子。
枯燥的日子虽然过得挺慢,但转眼还是到了盛夏,冯剑已在山洞里过了将近一年时间。
这时他头发老长,胡须丛生。
而且衣衫褴褛,蓬头垢面。
暑热又过去了,秋天不期而至。
这一天,冯剑一觉醒来,吃了两块一年来雷打不动的红芋面锅饼,喝了几口瓦罐里的水,便坐在洞口发呆。
突然,他看到山脚下出现一个人影,这人左顾右盼,竟慢腾腾地上山来了,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
冯剑心里不由一阵狂喜,慌忙站起身来,拚命冲他大喊。
因为距离太远,那人却没听见,自管自地在半山腰上站立了一会,又晃晃悠悠地下了山,渐渐地远去了。
冯剑极为沮丧,闷闷不乐,再加上天气阴霾,心情烦躁,不知咋得,竟然染上了病,只觉嗓子眼发烧,继而吞咽困难,疼痛难忍。
冯剑猜想是那天喊叫得太猛,伤了喉咙。
好在孤身一人,找不到人说话,倒也无大的仿碍。
更为不幸的是,第二天早上,那人竟破天荒地没送吃的来。
一开始冯剑以为那人有事,但是到了第二天早上,那人还是没送饭来,冯剑这才着急。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他虽被那人囚禁,时常恨得咬牙切齿,但每日赖以渡日的,只有那人送来的那两块红芋面锅饼,却怕那人出事。
冯剑连饿加急,嗓子疼得更是厉害,最后竟发不出声来了。
到了第三天晌午,冯剑已是饿得两眼发绿,精神恍惚。
他来到洞口,探头下看,只见山洞下积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风起兮云飞扬》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