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四章 大同 (四)(2/5)
里来到渠阁集。
渠阁集位于江苏省鲁南县西北角,离山东省边境仅有数里,距离山东鱼台县城只有大约十里。
一条丰(县)至(金乡)公路穿集市而过,连接两省间的交通。
因是商贾往来于两省的必经之路,市面上还算繁荣。
虽说是战乱期间,酒铺、旅店各种生意照做,很是热闹。
沈大同他们到达渠阁集时正值午时,赶集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这个边境集市。
只见大路两旁摆满了地摊,摊子前支起架子,挂满了花花绿绿的各种商品。
吆喝声、喊叫声、声嘶力竭介绍商品声和讨价还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背着口袋的老农,沉稳的中年人,踮着小脚东张西望的老太太和春情萌动的少男少女们汇成一道人头攒动的人流。
更有那卖老鼠药的,卖虱子药的、卖跳蚤药的,也不管别人嫌憎在人群中只管横冲直撞。
路旁柳树下有七、八个算卦的先生依次排开,个个戴着小圆眼镜,故作玄虚,一幅看穿人间冷暖、高深莫测的样子,身后无不挂着“某某半仙”的招牌,自称能未卜先知,帮人调理人生,自已却“良医不自医”!只好在街头上混饭吃。
还有卖大力丸的,练武把式的,手握着大刀片,赤着上身,晃着膀子,据说会“铁布衫”功夫,只要吃了他的大力丸,立马刀枪不入!但你千万别信他这一套!如果信了他们,非出事不可。
王朝立的缝纫铺就在公路北一个拐角处,房间不大,摆放着缝纫机等做衣服的家什。
东、西、北三面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各种颜色的布匹。
做衣服的人多,王朝立和闺女王淑娟正忙得不可开交。
见沈大同一行人到了,王朝立跟邓秋云笑着打个招呼,便继续忙碌生意。
王淑娟放下手中的活计,热情地跟姑姑和邓秋云寒喧了几句,指点哑巴挑选衣料。
哑巴不会说,倒是爱美,挑选了几身衣料。
邓秋云也挑选了两块衣料,进宝娘却说啥也不肯要钱。
进宝娘笑道:“大同该当新郎官了,也给他弄身新衣裳。
”
扭脸寻找沈大同,却发现沈大同不见了。
大同娘惴惴道:“一眼没看见,他凑这点空,别又听大鼓去了。
”
王淑娟皱眉道:“今天集上倒是有唱扬琴的,去哪儿找找看!”
大同娘踮着小脚,找到唱扬琴的地方,却没沈大同的踪影。
回来一说,大家都长了脸。
于是,大家分头去找,直到散集,也没找到沈大同的影子!大家非常着急。
王朝立安慰道:“他能上哪儿去?四十多了,还能丢了吗?兴许是独自回家了。
”
大同娘一想也是,便和邓秋云一起,领着哑巴母女回了家。
刚走出渠阁集,遇到赶集回家的沈大作,大同娘问道:“大作!见你大同哥了吗?”
沈大作蹙眉道:“刚才眼一晃,见他跟立宝在一起,这阵子去哪儿了?我也说不准!”
大同娘道:“俺先回家了,你见了大同,叫他赶紧回家。
”
沈大作道:“管!大同哪天办喜事呀?”
大同娘乐得脸上皱纹绽开,笑着道:“他舅说了,‘捡日不如撞日’!就赶明办。
进宝、进财打酒买菜去了。
”
沈大作笑道:“大婶子!大同哥娶媳妇,我也去喝杯喜酒。$/?第-??一?看·书[÷网,+¢ \`a更¢%,新?最?:快-%
”
大同娘乐得合不拢嘴,笑道:“那好呀!俺叫大同敬你一杯。
”
大同娘、邓秋云领着哑巴回到家里,谁知等到天黑,也不见沈大同的影子。
王进宝、王进财和赶来的王朝立夫妇与沈家同宗的本家弟兄爷们分头去找,找了整整一夜,也没找到,沈大同竟就此失踪,杳无音信。
大同娘欲哭无泪,王家父子更是面面相觑,惴惴不安。
酒菜已经采买停当,哑巴也已接到家中,新郎官却不见了。
一连三天,买来的菜早已馊了,哪里有沈大同的影子?正当大家急得团团转,倒是邓秋云想起来了,问道:“大作不是说,那天在集上,最后跟大同在一起的是立宝吗?问问他兴许知道大同的下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风起兮云飞扬》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