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旅游:寻找失落的故乡(1/1)
鲁迅先生说人一阔脸就变。+q′s¢b^x\s?.?c,o\m¨脸变没变不好断定,如今国人阔肯定是阔了,而且是相当阔了——没准比“赵太爷”还阔——阔的证据之一,是不再窝在家里受用老婆孩子热炕头,而是满世界旅游。尤其国庆这样的“黄金周”,几乎无人不游。于是网上戏曰:月入两万国外游,月入一万国内游,月入五千省内游,月入三千郊游市内游。总之非游不可,不游不快。岭南塞北,海角天涯,“到此一游”触目可见——非阔而何?
势之所趋,我也游。非我瞎说,仅青州就游了三次。前年青州,去年青州,今年青州。既非遥远的美国加州,又不是近邻日本的北九州和朝鲜的新义州,也不是国内的扬州苏州杭州广州贵州,非青州不可。′?齐`盛@*小?:*说D网1× ???最_新3?÷章?:?节)¢2更°>(新!快¥.何苦非青州不可呢?虽说青州名列古九州之首,但明清以降因改称益都,青州之称早已淡出。直到一九八六年才复称青州,却也不过是小小的县级市。说实话,我始知青州是因为读三国,而实际确认则是几年前途经作为铁路站名的“青州市站”时的事了。当时心想为什么叫“青州市站”,而不像广州站那样就叫青州站呢?据我所知,站名刻意加“市”字者,仅此一例。
但我连年三游青州,当然不是为了研究“青州市”课题,也不完全因为自己大体属于“省内游”一族。那么因为什么呢?到底因为什么呢?我必须给自己一个答案、一个回复、一个交待。{小±说??宅* ?@免??费D?<阅?.读#~
青州旅游景点联翩闪过我的脑际:云门山号称天下第一大的“寿”字、驼山隋唐石窟摩崖造像群、仰天山佛光崖和千佛洞、有“北方九寨沟”之称的黄花溪、山东省保存最好的明清古村落——井塘古村,以及范公亭、三贤祠、李清照故居、偶园、昭德古街。最后重新闪回并交替定格的,只有井塘古村和昭德古街。村头的轱辘井和井旁挂满小灯笼般硕果累累的柿子树,村路旁黑漆斑驳木纹裸露而不失雅趣的老式木格窗,点缀几枝金黄色的野菊花或几朵紫色牵牛花的半截残缺的石砌院墙。和井塘古村同样,昭德古街也没修复。古旧的青砖灰瓦,格窗板门,时有书香门第或大户人家的飞檐翘角,破败却又透出一股傲岸之气。尤其金乌西坠而夕晖照临之际,漫步其间,恍惚觉得范仲淹、欧阳修、富弼、赵明诚、李清照正迎面走来或擦肩而过,甚至闻得袁绍曹操官渡鏖兵的马蹄声声
我思忖,旅游至少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寻找陌生美,体验异文化冲击,如境外游和境内边塞之旅。另一类是寻找熟识美,体认某种已逝的记忆。以中国古典言之,即“似曾相识燕归来”、“风景旧曾谙”。用我翻译当中遇到的法语来说,大约就是dejà-vu(既视感)。再换个说法,前者是探访他乡或异乡,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后者则是追问故乡,怀有寻根意识和归省情思,所去之处无不是扩大了的故乡,无不是为了给乡愁以慰藉。在这个意义上,后者也是在寻找自己的童年以至人类的童年,因而脚步每每迈向乡村或依稀保有乡村面影的小城小镇。
那么,我的青州旅游属于那一类呢?答案已不言而喻:属于后者。对我来说,青州不外乎是之于我的扩大了的、泛化了的故乡。抑或,我在青州找到了自己已然失落的故乡、已然失落的童年。惟其如此,我才连游三次仍乐此不疲。在广义上,我和我这样的人是在迷恋现代化、城镇化前的宁静,迷恋小桥流水、炊烟晚霞的温情,迷恋人类永远无法返回的童年和庇护童年的“周庄”。
而这,也说明自己老了——自己已不具有登高远眺喷薄欲出的朝阳的体力和勇气了。就此而言,之于我,青州之旅并不仅仅是寻找故乡、寻找庇护童年的“周庄”和自己,也可能是在寻找身为都市异乡人的当下的自己。
(011018)(未完待续)
不想错过《异乡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