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六章安渡桥(2/4)
汉军也能集中兵力突进。
而且李存志也没有军事天赋,将匆忙成军的叛军都派到第一线,的确够狂妄的。
话又说回来,即使李存志率兵退入群山林海中,也只能苟延残喘一时。
帝国目前的军队在武器装备和对敌政策方面,与几百年前的汉军不可同日而语,对待亲匪的平民要么勒令全部迁移,要么一扫而光,高句丽人在一年内也必然灭亡。
所以高句丽人的失败从一早就注定了。
如果战事顺利六、七月之间,这场独立闹剧便会落下帷幕。
突忽!张锐想起了西部的突忽汗国。
那里才是最考验帝国军队的地方,无论从当地人对汉人的痛恨程度,还是广大复杂的地形地貌,都对帝国军队极其不利。
上次平叛用了十年时间,这次已过去了四年。
如果按照目前帝国作战进程,还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平定叛乱。
多灾多难的汉帝国,从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帝国局势就没有一年消停过。
庞大的帝国已被一次次的叛乱拖累得虚弱不堪,难道真的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个历尽数百年苍桑的帝国崩溃瓦解吗? “呜—呜—呜—”,低沉的号角声从安渡桥方向传来,是李赐在通知可以向前。
“上马!前进!”
张锐翻身跃上马背,下命向安渡桥进发。
陶大勇随着大队人逃跑,一天一夜已经跑了百余里。
体力不好的早就掉队,或者干脆上了山躲避汉军骑兵的追杀。
提起汉轻骑,陶大勇就气愤填膺。
他们太无耻了!不紧不慢跟在后面,像是驱赶着羊群的狼,有时他们也会绕道前方或是岔路上堵截一阵,但不会赶尽杀绝,总会留出一条道,让他们逃跑。
陶大勇这一天一夜中,只休息了三次,每次不过一小时。
只要时间一到,保准汉骑兵又会出现。
再算算休息的时间,正好是一天三顿饭的时间。??,看°@:书~屋>%小¢μ说?网· _?$更3?新3最|全$
汉军倒是吃饱喝足又接着赶鸭子,可怜这帮逃命之人,只能喝点路边的沟水解渴。
陶大勇有时也在想,是不是汉骑故意将我们朝着一个方向驱赶?不然为什么每次出现岔道,他们都会赶到前面去堵截。
不过,这样的念头来得快,去得也快。
已经一天一夜没吃东西了,又几乎是一直在跑,他也无暇去思考这些深层的问题。
其实国内城战死的人并不多,差不多几千人吧。
但汉军猛烈攻击却击垮了所有守军的意志,在内城被汉军冲车攻破后,就连那些战前发誓要与城堡共存亡的军官们也开始了逃散。
当逃亡大军冲出国内城东门时,至少还有五万人。
后来有的军官还是心有不甘,在半道截拉逃兵进山打游击。
陶大勇也遇到了几个拉逃兵的军官,可他不愿意再为李存志卖命,就悄悄的溜了。
幸亏当时汉军的骑兵还在后面追,那些军官也没太认真,草草的拉上一些人就进山了。
而且跟着军官们进山的基本上都是本地人,他们不想离开家园,但又怕被汉军屠杀,无奈之下只好跟着军官们进山了。
继续逃亡的,绝大多数家都在大江郡东部或带方郡,都想尽快回家与父母妻儿团聚。
陶大勇的家在大江郡的东部,只要过了战水再跑五十里就到家了。
陶大勇身强体壮,在逃跑途中,不断超越同伙,现在他已跑到了整个逃亡大军的最前面。
身边多是体格强健、善于奔跑之人,而逃亡大军的尾巴离他们至少还有一个小时的路程。
下午三点半时,陶大勇终于看到了安渡桥,看到了希望。
过了安渡桥,他就离家不远了。
他发誓再也不参这类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经过这次劫难,他明白了只要能和家人快快乐乐的一起生活,比什么都强。
他身边的同伙也看见了安渡桥就前面,脚步都在不知不觉中加快。
可当他们满怀希望跑到安渡桥下时,眼前的情景却让他们陷入到绝望之中。
陶大勇在离安渡桥还有三百米时,就看见桥上有汉军的身影在晃动。
绝望中,他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泪水止不住的从眼中流出。
显然同伙们也看到了桥上有汉军,一时间哭声四起,有的捶胸顿足;有的跪倒在地;有的甚至以头撞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汉骑军》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