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3章 苦难的日子(2/3)
得奄奄一息的村民们嫉妒,于是村里开始传言,该死的不死,不该死的却死了许多,死了这么多人啊,八成都是因为和这个刘满屯一个村儿,让他给克死的。这传言中那位最该死的人,无疑就是刘满屯了。
这话说的也算是有出处,刘满屯命格硬,生来就会克死亲近之人的消息,早已在村中传开了,这两年来,少有愿意亲近他的人,若非是碍着刘二爷的面子,刘满屯恐怕早就被村民赶出了村子也不一定。
至于刘二爷,这位前半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人物,在这场覆盖了全中国的大饥荒灾难中,再次展现了他人性仗义的一面。他把村中所有没了爹娘的孤儿都领到了家里,能通过关系送人的,就送了人,到最后剩下了四男五女,九个孤儿,这些孩子们最大的不过十一岁,最小的年仅三岁。
实在是想送人都送不出去了,城市里人的生活状况也出现了严重的粮食短缺现象,这些孩子们,也只能留在了刘二爷的家中。
收养了其他人家的孩子,刘二爷却让刘满屯独自一人住到了原先的家中,那个家里,已经没有一个活着的人了,而之所以让刘满屯住回到家中,是因为刘二爷担心这帮孩子们,被刘满屯这个有着神秘恐怖命格的孩子给全部克死了。刘二爷知道,这些年纪还小,不通人事的孩子们若是生活在一起,他们很快就会玩耍到一起,成为朋友,而对于这些孤儿们,与刘满屯成为要好的朋友,无疑是危险的,致命的。
至于刘满屯,通过一年多以来的艰苦生活,刘二爷发现,这小子根本无需担心他是否饿肚子,因为基本上人和牲口能吃的东西,他都能吃,有些不能吃的,他还能吃,所以刘二爷不担心这小子会被饿死,至于老天降下来劫难把刘满屯害死,在那个时候,刘二爷已经顾不上这些了,况且,这种事儿想帮忙都帮不上。
即便如此,在这个人人都为活下去而拼命想着讨到一口吃的,却因为讨不到吃的饿死的年代里,谁愿意收养这么多孩子?又有谁,能养得活这帮孩子?
刘二爷以他人未有的勇气和善良人性收养了这帮孩子们之后,再次展现了他人生中最为强悍的一面,他让这帮孩子们中年龄最大的赵保国领着一个稍微大点儿的孩子和一个最小的孩子,每天去峰峰矿区、邯郸市里那些工人小区讨饭吃。而年已六十的刘二爷,却经常孤身一人,拎着柴刀和绳索去西岗子上,他要去那儿打狼,套野物,为的就是让这帮孩子们能有点儿吃的。
虽然说这野物难打,每隔上个四五天,刘二爷才能带回来点儿肉食,可在那个时候,已经算是不错了,加上赵保国讨饭讨回来的干粮,加上些干树叶子烂菜叶子,搅和搅和熬成粥,就可以让一大帮孩子们不至于饿死了。当时农村有句俗话,糠菜顶得上半年的粮,也就是说人吃东西已经节省到不能再节省的地步了。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些孩子们虽然年级还小,却异常的懂事儿听话,刘二爷在外面不回来的时候,他们都乖乖的待在家里面,绝对不会出门儿半步。
年纪最大的赵保国,带着两个比自己的弟弟妹妹去外面讨饭吃,讨到的稀饭菜叶子无法往回拿,就和弟弟妹妹分着喝掉,只要能拿回来的干粮,哪怕是一小口,都舍不得吃,装在袋子里带回来。
而刘满屯,平日里除了自己弄些能吃不能吃的东西填饱肚子之外,还要守在刘二爷家的门口,防止有些饿极了的人,去家里面跟那些孩子们抢食吃。那时候刘二爷为了养活这帮孤儿们,已经搬到了村里一户大院子里,那一家子人,也早已经都饿死了。
有了刘满屯守在门口,村里人还都不敢去家中和孩子们抢食吃,虽然刘满屯才九岁,可这小子从两年前刘二爷死后复活那一天开始,就成了村民远远见了就赶紧躲开,唯恐躲避不及的煞星,再加上刘二爷的威名,这个“孤儿院”里,自然也就不会遭受到侵犯了。
最重要的是,人都有良心,这些孩子们没了爹娘,本来就够苦了。
这天一大早的,刘满屯坐在门口的台阶上,手里握着一把细细的草根,时不时的就往嘴里塞一根草根咀嚼着。他掰着指头算了算,二爷爷这次出去五天了,也该回来了,看看天,东边儿的太阳已经变得红彤彤的了,朝霞如同天边烧起了一堆的大火般,煞是好看。
冷风呼呼的吹了过来,刘满屯懒洋洋的挪动了一下身子,结果很轻松的就从台阶上滑下去,跌入一堆干枯的稻草当中。他把稻草往身上抱了一些,感觉暖和了许多,于是伸手抓了一把稻草,塞了鼓鼓囊囊的一嘴,费力的咀嚼着,一般人是不能吃稻草的,吃了之后会拉不出屎来,最后肚子胀成皮球,一直把人胀死。不过刘满屯是一个比较另类,比较变态的人,他觉得稻草吃了没什么问题。
歇息够了,刘满屯起身往村北地走去,寻思着能在地里头找到点儿吃的拿回来。
到了中午的时候,他很失落的从北地里回来了,什么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天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