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章 铁岭烽烟,孤军显峥嵘(5/6)
空泛忠义,只讲血淋淋的现实:建奴凶残,破城必屠!想活命,想保住身后的父母妻儿,唯有死战!唯有比建奴更狠!他结合萨尔浒亲身经历和猎杀后金的战绩,讲述建奴的战术特点和弱点,极大地增强了士兵的信心和同仇敌忾之心。
训练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王小伟的目光也投向了铁岭那看似高大、实则隐患重重的城墙。
“贺将军,”王小伟带着贺世贤登上西门城楼,指着城墙各处,“铁岭城墙虽高厚,但设计老旧,弊端明显。”
“哦?王守备有何高见?”贺世贤虚心请教。校场演武后,他对王小伟的军事才能己是深信不疑。
“其一,墙面垂首,易于攀爬。建奴惯用厚盾掩护,蚁附登城,一旦被其贴上城墙,守军压力极大。”王小伟指着几处有明显攀爬痕迹和火烧印记的墙面。
“其二,垛口设计单一,射击孔位固定,死角众多。一旦建奴集中火力压制某一段,守军很难有效还击。”
“其三,瓮城(城门外加筑的小城)防御不足,一旦被突破,敌军可首抵主城门下!”
“其西,缺乏纵深的防御支撑点。城破一处,则全局皆危!”
贺世贤听得连连点头,这些问题他何尝不知,只是苦于无钱粮无良匠,更无良策解决。“守备可有良方?”
“有!但需全城军民同心,日夜赶工!”王小伟斩钉截铁,随即铺开一张他连夜绘制的草图,上面标注着各种奇特的符号和线条:
棱堡化改造(雏形): 在城墙拐角、城门两侧等关键位置,用砖石、木料、沙袋紧急加筑突出于城墙之外的三角形或五角形“墩台”(简易棱堡)。墩台斜面设计,使攻城者暴露在至少两面甚至三面的交叉火力之下!墩台上预设火铳、弓箭射击孔位。
倾斜墙面与反攀爬: 在现有垂首墙面的基础上,紧急用木架支撑,外侧堆砌砖石、沙袋,形成向外倾斜的坡面(约60-70度)。坡面顶端设置“悬眼”(突出的木架平台),可投掷滚木礌石、倾倒金汁(煮沸的粪便尿液)。墙面泼水结冰,增加攀爬难度。
多层次火力网: 在城墙内侧,用木料、沙袋搭建简易的二层甚至三层射击平台,形成高低错落的立体火力网。下层主要防御攀爬之敌,中层压制城下敌军,上层可进行抛射覆盖。
瓮城强化: 加固瓮城城墙,在瓮城内加设陷阱(深坑、铁蒺藜)、布置大量易燃物(油、柴草),一旦敌军大量涌入瓮城,便点燃大火,关门打狗!
城内街垒与纵深: 在主要街道的关键节点,预先用砖石、沙袋、拒马构筑街垒工事。一旦城墙某处被突破,守军可退守街垒,层层阻击,为反攻或巷战争取时间。
看着草图上的种种前所未闻的防御构想,贺世贤眼中异彩连连,拍案叫绝:“妙!妙啊!王守备真乃奇才!此等防御,虽闻所未闻,但细思之下,处处针对建奴战法!本将全力支持!城中所有人力物力,任你调用!”
有了贺世贤的尚方宝剑,王小伟立刻行动起来。他展现出了惊人的组织能力:
分工明确: 将城中匠户、民夫、军户家属按技能分组。石匠、木匠负责关键结构的搭建;壮劳力负责搬运土石、木料;妇孺老弱负责编织草袋、制作拒马、烧制金汁、准备滚木礌石。
流水作业: 不同工段同时开工,采用流水线方式。比如制作沙袋,有人负责装土,有人负责封口,有人负责运输,效率大增。
以身作则: 王小伟每日只睡两个时辰,其余时间不是在城头指挥督造,就是与士兵民夫一同扛木搬石。他那不知疲倦的身影和永远冷静的指挥,感染了所有人。
严苛验收: 对每一处加固的墙面、每一座墩台、每一处射击孔位,王小伟都亲自验收,不合格立刻返工,毫不留情。负责某段城墙加固的刘大彪千总因偷工减料、敷衍了事,被王小伟当众鞭笞二十,革职查办!此举极大震慑了那些阳奉阴违的军官。
整个铁岭城仿佛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工地,日夜喧嚣,灯火通明。虽然疲惫不堪,但看着那日渐坚固、防御体系越来越完善的城墙,看着那位与他们同甘共苦、如同定海神针般的王守备,一股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在城中悄然形成。
(五) 暗流涌动,山雨欲来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乐见王小伟的崛起和铁岭的变化。
铁岭卫指挥同知(贺世贤的副手)马林(非萨尔浒北路总兵马林,同名),看着自己手中的权力被王小伟一步步“侵蚀”,看着贺世贤对王小伟言听计从,心中的妒火和不安日益炽盛。他出身将门,在铁岭经营多年,自诩为贺世贤之下的第一人。如今突然冒出一个王小伟,不仅战功赫赫,更以守备之职手握实权,甚至隐隐有凌驾于他之上的趋势,这让他如何能忍?
“马大人,您看看,这铁岭城,现在都快姓王了!”刘大彪捂着被鞭笞后依旧火辣辣的屁股,在马林面前哭诉,“那王小伟仗着贺将军的宠信,跋扈至极!动辄打骂同僚,驱使军民如同牛马!他搞的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劳民伤财不说,谁知道管不管用?万一建奴真打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兵王穿越萨尔浒:踏碎八旗救大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