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章 孤堡烽烟,只手挽天倾(下)(3/4)
密撤退通道。”
他指着图纸,条理清晰:
“优势一:斜面矮墙,极大削弱敌军火炮首射威力,炮弹易跳弹。敌攀爬仰攻,暴露在我交叉火力下,伤亡惨重。”
“优势二:星形棱角,无射击死角。无论敌从何方进攻,皆面临至少两面火力夹击。”
“优势三:依托山水,易守难攻,补给(水路)、撤退(密道)相对安全。堡小,所需守军不多(千人足矣),但火力强度远超旧堡。”
贺世贤看着那前所未见的堡垒图纸,眼中爆发出精光!他是宿将,一眼就看出这“棱堡”设计蕴含的恐怖防御力!尤其是对火炮和攀爬的克制!简首是守城战的革命!
“妙!妙啊!”一名懂些营造的千总忍不住击掌赞叹,“此堡若成,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是…王将军,筑此堡需大量砖石木料,工时漫长,眼下冰天雪地,建奴随时可能卷土重来…恐…恐来不及啊!”
“来得及。”王小伟语气斩钉截铁,“材料?奉集旧堡就是现成的砖石库!拆!将旧堡所有尚可用的砖石、木梁,全部拆运至新址!同时,发动堡内所有军民,砍伐周边硬木,采集山石!”
他看向贺世贤:“贺总兵,即刻下令:”
拆旧堡! 所有能战之兵,配合民夫,全力拆除旧堡可用建材,运往新址。优先保证棱角、炮位、地基的砖石需求。
集人力! 堡内所有军民,除伤重者及必要留守,全员参与筑堡!按伍编组,分段包干,昼夜轮替!伙食加倍!
制模具! 李狗儿!”他看向一旁的李狗儿。
“在!”
“你带选锋营工匠及堡内匠户,按我给你的图纸,连夜赶制夯筑斜面墙体的木制模具!要坚固!要标准!”
“得令!”
布疑阵! 张破虏!赵铁柱!”
“末将在!”
“你二人率选锋营全部骑兵(补充了贺部部分骑兵),多带旗帜,即刻出堡!沿溃敌退却方向,广布疑兵!大张旗鼓,做出我军主力追击、甚至欲断其归路的姿态!虚则实之,让阿巴泰惊疑不定,不敢轻易回头!为我们抢出至少…五日时间!”
“喏!”
一道道命令清晰、高效、不容置疑地下达。整个奉集堡如同一个巨大的战争机器,在王小伟的意志下,开始超负荷运转!拆墙的号子声、伐木的斧凿声、运送石料的吆喝声、工匠赶制模具的敲打声…瞬间打破了战后的死寂,点燃了生存的希望!
贺世贤看着眼前这个指挥若定、仿佛天生为战争而生的年轻人,心中翻江倒海。他猛地一拍桌子,虎目圆睁:“好!就依王将军之计!传本将令:奉集堡上下,军民一体,生死存亡,在此一搏!筑新堡!守活路!”
“筑新堡!守活路!”残存的军官们被这铁血的意志感染,齐声怒吼!
(三)惊变
筑堡,争分夺秒!
奉集堡残存的军民迸发出了惊人的力量。在生存的希望和“王将军”如神般的威望激励下,老人、妇人、甚至半大的孩子,都加入了搬运的队伍。沉重的砖石、粗大的原木,在无数双手的传递下,如同蚂蚁搬家般,源源不断地运往三里外的新堡址。
新堡址高地,更是热火朝天。
王小伟亲自坐镇指挥。他如同最精密的工程师,用炭笔在冻土上画出清晰的地基线和棱角位置。选锋营的士兵和匠户们按照他给出的模具尺寸,用粗大的原木和厚木板,快速搭建起夯筑斜面堡墙的框架。一筐筐混合着碎石、黏土、甚至捣碎的旧砖瓦的“三合土”,被倒入模具之中。壮汉们喊着号子,抡起巨大的木夯,奋力捶打!砰砰的夯土声如同战鼓,响彻山野。
斜面堡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冻土上延伸、加高。棱角突出的炮位位置,优先用拆来的旧城砖砌筑内衬,异常坚固。深壕的轮廓也被迅速挖掘出来。
王小伟穿梭在工地上,目光如炬。他时而纠正模具的角度,确保斜面精准;时而抓起一把三合土,检查配比和湿度;时而跳下壕沟,指点挖掘的深度和坡度。他的存在,就是最高效的催化剂。
“这里!斜面角度不够!拆了重来!”
“三合土加水!要能攥成团,落地散开!太干不行!”
“壕沟底部铺一层尖木桩!倒插!”
他的命令简洁、精准,不容置疑。所有人都无条件执行。
李狗儿带着工匠们更是忙得脚不沾地。除了赶制模具,他们还在王小伟的指导下,利用旧堡拆下的铁料,打造一种奇特的、带倒刺的“铁网”(类似铁丝网雏形),准备铺设在外围壕沟边缘和棱堡斜面下方。同时,加紧修复和改造从战场上缴获的后金火炮(几门小佛郎机),为棱堡储备火力。
时间在疯狂的劳作中飞速流逝。
第一天,地基和矮墙底部轮廓初现。
第二天,第一段斜面堡墙(连同一个棱角炮位)夯筑完成,高达五尺。
第三天,深壕挖掘过半,引水渠开始挖掘。
第西天,第二、第三段堡墙和棱角初具规模,内部炮位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兵王穿越萨尔浒:踏碎八旗救大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