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五章 为国事梁山整军(2/3)
了山寨就要小心谨慎,因为外面很多人还是把我们看做山贼。今后我们依然可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而且到哪里我们都是挺直腰板,堂堂正正的做人,因为我们不但是百姓心目中的好汉,还是国家的功臣了!”
见下面弟兄们原本略带伤心的眼睛都开始微微放出光彩,他接着说:“今天是咱们步军左营裁减的日子,不少往日朝夕相处的弟兄就要下山,另往他处了,这些弟兄都是好弟兄啊。他们多半是咱们营中的老人,打起仗来冲锋在前,闲下来的时候就是营中的长兄,今天他们走,不但你们舍不得,我也舍不得啊!但是大家不要忘记,我们梁山军是有军纪的队伍,今日离营的老弟兄,他们依然是梁山的弟兄,他们是山寨另有重要的安排,将来会为梁山做大事的。宋江哥哥不在山寨,我代表他来送大家,希望离山的弟兄要严格遵守纪律,到了新的地方也要按照军中的分配建制,服从安排,听从指挥,不得擅自行动,不得寻衅滋事。大家到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是梁山军的一员,你们的言行代表着梁山的形象!都记住了吗?”“记住了!”下面的将士雷鸣般的应声,他们已经从即将脱离部队的失落中走了出来,准备精神抖擞地去接受新的使命。
之后刘唐、穆弘轮番上场,唤下山的老弟兄出列后,两边同时重组列队。吴用告诉老兵们,依然是杜迁、宋万做他们的直接头领,依然要在队伍中选出伍长、队长,全部到山寨安排穆弘在江西创办的庄园那里从事新的工作。随即,刘唐领着留下的弟兄向老兵们集体致敬,又让老兵们的情绪又一次高涨起来。
卢俊义终于开始施展大手笔:对梁山军的编制、装备、训练和作战方式进行大幅度的变革!
这件事情已经在梁山的高级头领中讨论了很长的时间,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由于以往梁山的作战基本是以根据地为依托,抗击来犯的敌军为主。就算是一些外线作战,也多半采用非常规的偷袭等作战方式,所以以前在军队编制、训练等方面中存在的不足暴露的不是很明显。可是今后梁山军将长期远离基地,进行大规模的决战方式的作战,因此在上次宋江从福建回来的时候,大家就定下来,在各营裁减老弱之后将进行打乱原编制的重新组编。为此,卢俊义风尘仆仆地从东京赶回来的同时,还早已派人请来了包括他的授业恩师周侗、当时有名的军事谋略家诸葛钧在内的一大批世外高人,帮着梁山的整编出谋划策。
梁山原来一共有军兵五万八千人,各按马军、步军分五个寨作为主力部队,在三关、黑风口、总寨各有一支步军警卫部队,在后山有各行各业的匠作营,此外再就是梁山不可或缺的水军。这次一下子淘汰老弱约为两万五千人,有一半去了柴进、穆弘、李应、张清等他们开办的梁山四大外庄,另有一些则按几十到几百人不等的散布各大州府中去,那里也有一些梁山开的商号店铺。水军退下来的弟兄分头去了威海刘公岛和泉州的船厂,更有大批精锐跟着众头领去往新的根据地,虽然不再有水泊梁山这个名号,而是用新起的飞鱼帮、双龙帮等名义,但他们心中依然觉得自己仍是梁山的一员。剩下的三万来人则完全打破原来由各头领形成的派系分支,加入威盛军。参照大宋禁军的编制全部编为三支部队,称为三厢,左、中、右每厢一万人;另有一千人属于总部,从事军令、情报、警卫等工作,称为内外标营。每厢设正副总管各一人,下辖步兵两军、骑兵两军,以及射手一营;每军两千五百人,设正副统制各一人;各军下辖五个营,每营五百人,设正副指挥各一人;营下设都、队、什,各有小头目。虽然现在朝廷只给了梁山众人三个五品的的职衔(宋江、卢俊义、呼延灼),其他人的官位都很低,更多人更是不入品,但大家都相信,用不了多久许多人的职衔都将大幅度的提升。
三厢分别由关胜、雷横(左厢)、董平、徐宁(右厢)、秦明、黄信(中厢)担任正副总管,其余头领大多担任各军、营的统制和指挥之职。呼延灼因为已经被任命为冀西防御使,随即要前往河北任职,不能盘桓在威盛军中,所以他和索超、韩韬、彭玘等人与众兄弟洒泪告别。
除了军制,梁山军在装备和训练上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在兵种中分为轻重步(骑)兵,这是因为在实际的战场上轻重兵种所承担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有很大的区别。轻装骑兵通常是战场情报侦察、奇袭骚扰和乘胜追击的得力部队,他们装备比较轻便的皮甲(可以抵御流矢的攻击,减轻刀枪的伤害)和战刀,机动性好,行军速度快(大约是轻步兵的四倍),对付步兵和弓箭手是他们的拿手好戏。重装骑兵身着铜盔铁甲,手持长矛或长刀,虽然速度只有轻骑兵的一半,但是坚固的盔甲和强大的冲击力使得他们成为不可阻挡的铁流,对于各个兵种都有一定的优势(如果其他兵种愿意跟他们死拼的话)。轻装步兵是军队的基础,他们承担着军队的大部分职能(警戒巡逻、护卫要地、押送粮草等等),具有快速机动、灵活多变的特点,但综合战斗力不是很强。而重装步兵是大宋所独创的兵种,他们与重骑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海阔凭鱼跃》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