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十一、杜逆往事(2/3)
几个字,删除掉;又写了几句,又删除掉。最后索性放弃,把手机往床上一摔,打开冰箱拿出一瓶啤酒,一口气喝掉半瓶。
杜逆本来叫杜利,比哥哥杜顺小三岁。从小到大,杜顺学习成绩一直非常好,杜利就不行,有些顽劣,对学习没有兴趣。父亲便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杜顺身上。
杜顺高二的时候,母亲得了重病。为给母亲治病,家里欠了很多债,却依然没能留住母亲。杜顺知道,父亲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干不了重活,就靠家里那点地,要还掉这些债务得猴年马月,于是便想辍学外出打工。
这时刚满十五岁的杜利站了出来,表示由他外出打工,帮家里还债,供哥哥读书。因为哥哥学习成绩非常好,将来考上一个好大学不成问题,这时辍学无异于自毁前途,实在可惜,而自己对学习完全没有兴趣。
杜父虽有万分不忍,但无奈只得同意。杜顺十分感动,当即对弟弟说:“弟,你就先辛苦几年,等哥哥将来发达了,一定会帮你过上好日子。”
此后几年,杜利辗转多地打工,因为年龄小,又没有学历,干的都是粗活累活,小小年纪就尝遍了人间冷暖。每次发工资,他只留下够吃住的一小部分,将大部分钱都寄回家里。
后来杜顺大学毕业,在外企工作两年后,下海经商,很快发达起来,有了自己的公司,资产千万。杜利于是不再外出打工,到哥哥公司当了副总。
杜利自恃对哥哥有恩,对家庭有功,在公司里便分外嚣张跋扈。加之他文化水平低,不懂管理,任人唯亲,将自己负责的业务弄得一塌糊涂。哥哥说他几句,他便十分不满,和父亲诉苦。父亲一直对杜利心存愧疚,便有些纵容,反过来教训杜顺。杜顺无奈,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杜利更加有恃无恐,弄得公司元老和被他排挤的下属十分不满,但碍于杜顺的面子又不得不忍着。杜利知道自己在公司的状况,一心想做出成绩证明自己。一次他自以为机会来了,在没和哥哥沟通的情况下私自签了一个利润十分丰厚的大单,没想到却上当被骗,导致公司损失了五十多万元。
哥哥一怒之下,让他停职反省。他找父亲,父亲见他闯的祸实在太大,也没办法保他,便劝他先在家里呆一段时间,好好反省,过段时间和哥哥认个错也就没事了。
杜利却认为哥哥忘恩负义,非但不反省自身错误,反而几次三番找哥哥理论。父亲无奈,亲自出面将哥俩聚到一起,试图调解,没想到事与愿违,哥俩当着父亲的面大吵一顿,气得老头差点住院,索性不再管他们的事。
杜利一怒之下和哥哥彻底决裂,又离开家乡到外面打工。同时不满父亲不替他说话,到派出所将名字改成了杜逆。因杜逆学历低,又没有过硬的技能,根本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辗转了几个地方,换了几个工作后,他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这座城市,当了一名快递员。
这期间,父亲和哥哥给他打过多次电话,他都拒接;哥哥给他发微信他也没回。在他看来,父亲和哥哥都是忘恩负义之人。现在他们不需要他了,他成了一个包袱。他在心底暗暗发发誓,一定要活出个样来让他们看看。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尤其像他这样没有学历技术,只有一身力气的人来说,只能从事最低端的工作,挣的钱也很有限。要想出人头地,除非奇遇,否则基本没有可能。
这两年来,杜逆也反思了自己以前的不成熟,也想过和哥哥认个错,重新回去做副总。但一想到当时父亲和哥哥决绝的样子,心高气傲的杜逆又打消了这个想法。
同时,在底层摸爬滚打的杜逆充分认识到了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在反思的同进,对自己严格要求。平时没事的时候,他基本都是看书充电。他知道,不管以后自己做什么,回不回哥哥的公司,要想混出个人样,成就一番事业,没有能力肯定是不行的。
杜逆正一边喝酒一边胡思乱想,公司徐经理忽然找来,一进门就把一个档案袋放到杜逆面前。杜逆疑惑着打开一看,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六沓百元大钞,一看就是六万元。
“那个经理,看来是王总他们找过你了。”杜逆一看就明白了。
徐经理擦擦额头上的汗,和颜悦色道:“小杜啊,你救人的事呢,我都知道了。这是王总夫妇的一点心意,一万元买摩托,五万元表示谢意。”
“经理,我真没想管他们要钱。我就是看不惯那个王太太的样子,才故意说要报酬的。这钱,您还是还给他们吧”
徐经理打断杜逆,笑道:“小杜,钱都拿来了,不要白不要,你就收下吧,不然我也不好交差。”
“经理,这钱我真的不能要,我要是要的话那我成啥人了”杜逆看看钱,又看看经理道,“那这样经理,我留下五千,足够买摩托的,剩下的钱麻烦您还给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缓冲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