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章封闭的杏树湾(2/3)
捎话邀请,因为,他们谈的很是投机,也许李茂盛真正找到了知音。
在那个“吃不吃三百六,穿不穿丈八布”的年月里,人们要是每天锅里能煮几个山药蛋,每人能分个一瓣两瓣的,调上腌胡萝卜丝菜或苦菜,菜里滴上几滴胡油,那个香啊,实在用语言难以形容,这也就算是好生活了。00暁说蛧 哽辛蕞哙因此,山药蛋和“玉米馍馍,粉滴流”一样的成了改善生活的美味佳肴。
小诸葛看出了这一点,就让杏树湾的乡亲大量种植山药蛋,联系销售主要靠他。杏树湾的人也得到了好处,每年开春,就唱着山歌,赶着驮子,乐呵呵的下山,笑嘻嘻返还。
杏树湾的男人有了新的发现,他们用惊异的看见山下姑娘、女人的穿戴有一种新鲜感,孩子们玩的具也很有特色,什么垒家家,弹弹丸,编花环,新样别处。街上坐着的老年人,眼睛还卡着两个饼子,做针线活儿。起初,他们不知道那是啥东西?心里想啊,外边的人也真怪,戴两个山药片子干啥?后来,才听人说,那是老花镜。总之,感到一切都是那样的和山里不一样。于是,也就慢慢的效仿起来,年轻人给新媳妇买些火柴,也用这洋玩意取代一下打火石,还有的买几条围巾,几块儿手绢;上年纪的买几块糖,回去好哄小儿子或孙子,也有的人买几只烟卷,试着抽抽,感觉比旱烟锅舒服,牛气多了;也有最大胆的惊人买了卫生纸。说来这里还有个笑话。
说的是山汉(外边人称山里人)买回了卫生纸使用不来,有个人在冬天用卫生纸擦屁股,没想到只用了单层,一下子捅破了,粪便沾了四指,就用力去摔,可巧,指头摔在了石头上,然后,就含在了嘴里。
当然,这是个笑话。像这样的笑话可多着呢,比如,山汉见到牙刷以为是挫,山汉吃屁不得味,山汉赶猪吭吭坑等等等等。
杏树湾的人把这些日用品拿回山里,好让家里人享受一下外面人的幸福。
山里是没有电灯的,仍然点着煤油灯,他们看见电灯感到很新奇,那么一个白泡泡咋就能照明呢?有的人还专门住下来,看看电灯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经外面人介绍,他们买回了手电筒。可是,家里人却使用不来。据说,杏树湾有一个人把手电筒恁着后,怎么也弄不灭,最后没办法就扔进了水缸。他们也没有听到过喇叭广播,有个聪明的山里人怀疑的问:“碗口大一个小圆筒,咋就钻进人去了?”
虽然是山下人为山里人编的一个笑话,足以说明山里人的见识浅短和落后封闭。
江玉山可是见过世面的人,他跟着李茂盛住过招待所,啃过大骨头,吃过炒菜,还见过县委书记。进过城里的大商场,见过缝纫机,手表,自行车,见过屁股冒烟的吉普汽车,朝天冒烟的拖拉机。这都是他的骄傲,每当回到杏树湾,晚上家里聚上一家人,就开始卖弄自己的见识。江玉山讲的头头是道,生动感人,说的是玄玄乎乎,扑朔迷离。听得人全神贯注,惊诧不已,两耳竖起,二目瞪圆,唯恐漏掉一个字。
他说到山里人啥年代了,还围着碾盘转。就大声说:“你们看看李家庄的人,根本不用转碾盘,那机器呜呜呜呜一响,面粉就出来了,喷在一个鼓囊囊的大袋子里,完后,机器一停,大袋子就瘪了,再从袋子里倒出面粉。几百斤粮食,用不了两袋烟的工夫,就磨出来了。”
他说的人们心里痒痒的,真想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风光,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
李家庄距离杏树湾说近也不近,说远也不远。从李家庄出发往南走十里平川,再翻过四道山梁的羊肠小路,就到了。步行则需八九个小时,就得步走,车路是没有的。江玉山每当来回一趟的时候,就出满满的一身臭汗。他看到乡下的女人都是骑着自行车的,自己也真想买一辆骑骑,可是苦于这山路,也就取消了这个念头。虽然那个时候买辆自行车,比现在买驾飞机还难,但这事对于江玉山来讲,还是比较容易的。他回到家里,经常提到这件事,他也只是和老婆孩子随便说说而已。
可是,说话的无意,听话的有意。他的独生女儿萍萍却在心里涌动着不同凡响的波涛,一夜一夜的做着骑车的美梦。虽然江萍萍没有见过自行车,只是听她老子的描绘,在遐想中却构思成一个个这样那样的离奇的画面。
人们经常说,女大十八变,江萍萍这年正是十八岁的青春,出落的山牡丹一样,艳丽艳丽的,是杏花湾有名的小西施。杏花湾的那些小伙子见了她没有一个不想多看她几眼的,有话没话的总想和她搭上几句。而江萍萍呢?目光可远大着哩,这些憨头憨脑的小伙子,在她的眼里只是那些被挑拣后剩下的山药蛋,只能是打粉面的,喂牛羊的料。
有其父必有其女,江萍萍在家庭教育的影响下,早已有了走出大山,去看大海的野心。想法只是在心里藏着,就连她的爹妈都不告诉。
有一天,江萍萍抱着自己的幻想,悄悄一个人爬到山巅,企图望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剪不断的情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