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章 迎少公子赴荆州(2/2)
悠然驶近。
彼知其乃接己入荆州之队。
不久,父子江边别离,重逢无期。
“乔弟纯真,不善谋略。
刘备基业初立,若往,难免沙场征战,非其所愿。”
“恪弟聪慧,年少有为,然终年幼,应享天伦,而非流离异乡。”
“吾为兄,岂能让其涉险?未能见证其成长己憾,若不能护之,何以当其‘大兄’之称?”
诸葛逸轻声诉说,脑海中浮现与二弟共度时光:乔弟聆听故事之专注,恪弟蹒跚学步对兄之依恋。
身为穿越者,其心己系此世,与诸葛家难舍难分。
此时,荆州水军之舟己近。
对面甲板,银甲白袍之将高声问曰:“前方可是子瑜先生父子?”
“末将赵云,奉军师之命,迎少公子赴荆州!”
闻此声,诸葛逸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虽己知今日荆州水师将至,却未料赵云亲自领兵。
诸葛逸久居江东,未与赵云谋面,此刻细观此常山白袍将。
赵云身躯魁梧,目光炯炯,容颜之美,不亚周郎。
其气质尤为独特,兼具儒将之温文与猛将之刚毅,令人敬仰。
其白袍银甲,更显英姿勃发。
诸葛逸心中暗自思量,那些后世的新起之秀,与之相较,犹如云泥之别。
难怪赵云能在长坂坡英勇无畏,七进七出,连曹操都犹豫着不忍下令放箭,定要手下生擒。
就凭这份英姿,若他身处曹操之位,恐怕也会心生慈悲。
赵云忠义无双,相貌英挺,实在令人钦羡。
诸葛逸默默揣测着曹操当时的心境。
面对赵云的通报,诸葛逸并未立刻回应,而是依循孝道,将回应的权利交予父亲诸葛瑾。
诸葛瑾迅速从与诸葛逸的对话中抽身,连忙回应:“原是子龙将军!孔明真是太过客气,不过是接个孩子,怎敢劳烦将军大驾。”
“子瑜先生勿急,云尚有余暇,稍等片刻无妨。”赵云谦逊回话,目光不由自主地被诸葛瑾身旁的十二岁少年吸引。
赵云身为顶尖武将,首觉敏锐,怎会感受不到少年对他的注视?初见诸葛逸,他便心生赞叹:好一个风度翩翩的少年,自信且气质脱俗,与军师诸葛亮有几分神似,面容亦是俊秀无比。
若非赵云深知军师无子,定会误以为这少年是军师因战乱而托付给兄长的亲子。
让赵云尤为欣慰的是,这少年未沾染世家子弟的纨绔之气,眼神坚定,透露出骨子里的坚韧。
军师一脉,或许有望传承。
赵云心中感慨,转身走向荆州水师战船的另一侧,将空间留给诸葛瑾与诸葛逸父子。
父子别离,必有私密之言,不便外人听闻。
赵云自然明白此理,甚至对随行亲兵使眼色,示意其退下。
诸葛瑾称赞道:“常山赵云,真乃良将!”
他洞悉赵云的举动,以其智慧与人情练达,怎会不明白赵云的用意。
“吾儿,至刘皇叔处,当与子龙将军亲近,若能习得他的领兵之道,必将获益良多。”
诸葛逸含笑答应父亲的嘱托,无需多言,他亦会与赵云亲近。
赵云于他,某种程度上,如同二叔,亦是未来养父诸葛亮麾下的武将。
不想错过《三国:小诸葛,开局怒怼隆中对》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