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章 正是借将(2/2)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其威名远播,令人敬畏。”
“且不说……”
“他作为您的结义兄弟,更能传达您的意志。”
“若刘璋得知您不顾个人安危仍欲相助,岂能不深受触动?”
“即便不被感动,也会减轻对您的防备!”
此外,
还有一层原因诸葛逸未明言。
他意在调关羽离荆州,以防蜀汉失去此地。
关羽不离,赵云何以掌荆州帅印?
“云长?”
刘备未曾料到诸葛逸会提议关羽代其征益州。
他点头赞许:“云长之能,加之士元或孔明辅佐,张鲁何足挂齿。”
非刘备高估二弟,实乃张鲁不足虑也。
然而,
刘备未打断诸葛逸,而是让他继续。
他欲知其未尽之意。
“伯治,请继续。”
诸葛逸闻言点头。
他说:“伯父所言极是,关伯父与庞叔父,或我父亲,皆能轻易击败张鲁。”
“甚至,”
“我确信,关伯父领兵,必如秋风扫落叶,荡平张鲁。”
“最不济,也能令张鲁首尾难顾。”
“但,”
“关伯父能做,却不宜做。”
诸葛逸此言自相矛盾,刘备心生疑惑。
“伯治此言何意?”
刘备首言不解。
诸葛逸见状,笑道:“伯父,若关伯父平张鲁太过轻松,您日后何以名正言顺取益州?”
“所以!”
“关伯父初期应速战速决,以安刘璋之心。”
“后期则需打得艰难,为您进军益州制造借口。”
诸葛逸紧握双拳,语气坚定:“定要营造此假象。”
“关伯父未能战胜的汉中军,您一来便能克敌!”
“关伯父未能斩杀的张鲁,将由您来终结!”
“益州之困,唯大汉皇叔能解。”
“伯父试想,您己至此,刘璋怎敢再对您重兵布防?”
诸葛逸此言虽对刘备,却似有意反驳其父策略,目光不时投向诸葛亮。
“然后呢?”庞统好奇地问道。
诸葛逸转向庞统:“庞叔父,斗胆请问,以关伯父之高傲,他会将刘璋这等无能之主及益州武将放在眼中吗?”
庞统挑眉,心中赞许侄儿胆识,嘴上却道:“怎会!关将军眼高,难将刘璋与益州武将视为敌手。”
“这话我只在此刻与你说。
出了这门,我可不认,免得被关将军的刀盯上。
若他问起,我便说是你诸葛逸所言。”
诸葛逸无奈,这凤雏狡猾,早有退路。
他打趣道:“庞叔父,您真是凤雏吗?说是狡猾之犬也不为过。”
打趣过后,诸葛逸转回正题:“关伯父虽傲,傲气却非无期。
如刘伯父领兵入益州,未到成都时,关伯父的傲气便适时表露。”
诸葛逸特意强调“适时”二字。
在场众人皆非愚笨,阴谋的气息悄然升起。
“即便关伯父不傲,侄儿认为……”诸葛逸看向刘备,续道,“也定有益州军嫉妒关伯父之功,欲与张鲁军联手害他。
关伯父正义之师至益州,反遭陷害,岂能忍?南下向刘璋讨公道,有何不可?”
且慢,此事未尽。
“那时,刘璋欲安抚,手下也未必容得下关伯父,定会大军围剿。”
“即便臣子不服,侄儿信张松定会挑唆刘璋。”
诸葛逸望向刘备。
“您进军益州,见关伯父命悬一线,怎能不讨个公道?”
“故而,大义在伯父手中,理亏者仅刘璋耳。”
“关伯父自汉中南下攻成都,您自东进军,两面夹击……”
“还有张松、孟达为内应。”
“内外夹攻,益州将入伯父囊中。”
“此乃侄儿为伯父策划的伐蜀之计。”
言毕,诸葛逸略思,又对刘备道:“嗯,与庞叔父之策相仿。”
“用此计,勿告关伯父,侄儿所倚,正是他的傲骨。”
“离开此地,侄儿亦不认。”
庞统沉默。
不想错过《三国:小诸葛,开局怒怼隆中对》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