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4章 奸贼?枭雄?(2/2)
“清照,你与他走得太近,为父怕你……”
“爹爹放心。”李清照打断了他,“女儿心甘情愿。”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喧闹的市井。
“刀剑,只能开路,不能服人。”
“子昂己经把路劈开了,剩下的,女儿来走。”
“我要办一场文会,就在这汴京城。”
“不谈风月,只论格物。”
“我要让天下士子都看看,除了西书五经,还有一条路,可以经世济国!”
福宁殿。
赵佶觉得自己像一个提线木偶。
每一次梁师成带着那份黄绫出现,都意味着他身上的一根线,要被交到秦宁手里。
这一次,秦宁要的,是他的灵魂。
“将‘格物’与‘算学’,纳入科举,与经义并重?”
赵佶的声音嘶哑,他死死攥着龙椅的扶手,指甲几乎要嵌进木头里。
“推行‘考成法’,官员优劣,三月一考,不合格者,或降或罢?”
他猛地将那份“请示”扫落在地,霍然起身。
“他这是要刨了儒学的根!是要断了我赵氏江山的根基!”
赵佶的胸膛剧烈起伏,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试图反抗。
“朕不准!”
他指着梁师成,咆哮道。
“告诉秦宁!他可以杀人,可以揽权,但祖宗的法度,他一个字都不能动!”
“朕,绝不盖印!”
一个时辰后。
梁师成回来了。
他没有带回秦宁的怒火,只带回了一句话。
他跪在地上,头埋得极低,声音轻得像一阵风。
“侯爷让奴婢转告陛下。”
“如今南方大水,流民己近百万。”
“他们现在是民,臣的‘考成法’和‘格物学’,是给他们一条活路。”
“若陛下不允,断了他们的活路,他们就会变成兵,自己来汴京,讨一条活路。”
“到那时,臣的刀,就不知道该先对着谁了。”
赵佶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
这不是威胁,这是陈述一个即将发生的事实。
一个他无法承担后果的事实。
他输了。
输给了百万流民,输给了这个阳谋。
他缓缓走下御座,失魂落魄地捡起地上的黄绫。
他抓起那方沉重如山的玉玺,用尽全身力气。
“咚!”
玉玺落下。
同一时刻。
神武侯府的书房内。
秦宁站在一幅巨大的大宋疆域图前。
他拿起朱砂笔,地图中央的汴京,画了一个深红色的圈。
不想错过《带才女回大宋,岳父逼我写治国策》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