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5章 赠送湘军大批缴获的武器弹药!加强无锡防线!(2/2)
面是十几个用弹壳改造的地雷,引信上拴着细铁丝。
“这叫‘绊马索’,”沈文儒解释道,“踩上去不炸,一拉铁丝就响,专炸鬼子的小腿。”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跟您部队的诡雷比,还是太简陋。”
“好东西!”宋卫国拿起一个掂量着,弹壳壁被打磨得很薄,显然动了不少心思,“让弟兄们多做些,沿着城墙根埋一圈,鬼子想爬城墙,先得褪层皮!”
沈文儒脸上顿时露出喜色,转身就要跑,被罗百川一把拉住:“慌什么!”
老将军对着宋卫国笑,“这小子是留洋学机械的,打起仗来比谁都疯,上次在淞沪,用机床改了挺重机枪,愣是守住了仓库三天三夜。”
宋卫国看着沈文儒跑远的背影,忽然对罗百川说:“把急救包分一些给学生兵。”他指的是那种装着磺胺粉和止血棉的急救包,“他们细皮嫩肉的,可别让小伤拖成大麻烦。”
赵刚在一旁记着账,闻言抬头笑道:“早就分了!不光学生兵,湘军弟兄们每人都发了两个,连绷带都是系统兑换的‘无菌型’,比普通纱布好用十倍。”
正说着,城下传来一阵喧哗。
宋卫国探头一看,只见几个粤军士兵正在教湘军弟兄用MG42机枪,那机枪手是个湖南小伙子,握着滚烫的枪管不敢松手,引得周围人哈哈大笑。
不远处,德械师的炊事班正往湘军营地送馒头,白花花的馒头堆在竹筐里,热气腾腾的,香得人首咽口水。
“您这部队的伙食,比我们团部还好!”罗百川咂咂嘴,“我那炊事兵昨天还在发愁,说米缸快见底了,您这一来,连白面馒头都吃上了。”
宋卫国想起系统空间里堆成山的压缩饼干和罐头,笑着说:“粮食管够!让炊事班去后勤处领,不光有馒头,还有肉罐头——都是从鬼子手里缴的,不吃白不吃。”
日头升到头顶时,无锡城内外己经忙得热火朝天。
湘军士兵扛着新领到的机枪钻进暗堡,学生兵们在城墙根埋下“绊马索”地雷,德械师的工兵正指挥着挖反坦克壕,铁锹碰撞石头的“叮当”声不绝于耳。
城门口,几个穿白大褂的医护兵抬着担架跑过,担架上躺着个被石头砸伤脚的新兵,医护兵熟练地用系统急救包给他包扎,动作快得像在打仗。
宋卫国站在城楼最高处,望着这片忙碌的景象。
系统面板在意识中亮起,显示着最新的兵力统计:「德械师残部2.3万,粤军余部1.8万,湘军2万,淞沪退下来的老兵3万,合计10.1万」。
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可用武器:步枪6.2万支,轻机枪8000挺,重机枪5000挺,60mm迫mm360门,81mm迫击炮 180门,120毫米迫击炮120门,75mm野战炮300门,105毫米榴弹炮180门,150毫米重炮108门,12.8毫米高射机枪1200支,88毫米高射炮360门,各种子弹炮弹手榴弹若干!弹药充足」。
罗百川不知何时站到了他身后,手里拿着个刚出锅的馒头,又拿着一碗猪肉炖粉条,咬得满嘴是油:“宋长官,您看这架势,鬼子再来多少,咱都能给它挡回去!”
宋卫国回头看他,只见这位湘军老将的脸上沾着面粉,缺耳的地方被阳光照得发亮,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精神。
远处,沈文儒带着学生兵在竹林里插伪装网,风吹过竹叶,露出下面黑洞洞的枪口;更远处,运河上的浮桥被锯断,只留着几截木桩在水里晃,那是防止日军坦克渡河的法子。
“挡回去是肯定的。”宋卫国望着东方,那里的天空渐渐变了颜色,像是有乌云在聚集,“但我们不光要挡,还得让鬼子知道,无锡不是苏州,想过去,就得把骨头留在这里。”
罗百川用力点头,把最后一口馒头塞进嘴里,拍了拍手上的渣:“没错!今晚我让炊事班多蒸两笼馒头,给弟兄们加个菜——就着鬼子的枪声下饭,才够味!”
城楼下,赵刚正指挥着士兵搬运最后一批弹药,木箱落地的“轰隆”声惊飞了檐角的麻雀。
湘军和宋卫国的部队混在一起,分不清谁是德械师,谁是湘军,只看见一张张年轻或沧桑的脸上,都带着同样的坚定。
阳光穿过云层,照在无锡城的砖墙上,把“众志成城”西个大字映得格外醒目。
那是昨夜湘军士兵用石灰写的,笔画里还能看出些许颤抖,却透着一股能掀翻天地的力量。
宋卫国知道,这十万人聚在一起,手里握着的不只是枪和子弹,更是这片土地上最硬的骨头,最烈的血性。
远处隐约传来汽车引擎的声音,大概是日军的先头部队到了。
宋卫国握紧了腰间的手枪,这是从系统空间购买的20发弹夹的盒子炮。
无锡的防御战,才刚刚开始。
不想错过《抗战:从喜峰口战役开始杀穿鬼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