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9章 鬼子兵分三路进攻金陵!蒋光头征召宋卫国进京!(2/2)
国接过花生时,看见一个老汉正对着卡车磕头,他的草帽掉在地上,露出被炮弹片削掉半块的天灵盖。
“停车。”宋卫国推开车门,警卫排长立刻举枪警戒。
他走到老汉身边扶起对方,看见老人手里攥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的青年穿着和警卫排一样的军装。
“我儿子在淞沪会战……”老汉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指节在照片上按出深深的印子,“他说跟着宋长官,死也值了。”
宋卫国的喉结动了动,从车里拿出支崭新的MP40塞进老人手里:“这枪能打鬼子。”
老人接过枪时突然哭了,浑浊的眼泪滴在枪身上,晕开片深色的水渍。
午后的阳光斜照进金陵城时,吉普车刚拐进中山大道就被人群围住。
欢迎的标语从鼓楼一首挂到总统府,红得像凝固的血,学生们举着小旗唱歌,调子被风撕得忽高忽低。
几个穿着西装的官员挤开人群扑过来,为首的侍从室主任举着礼帽,缎子帽檐上的水珠溅到宋卫国的军靴上。
“委座在里面等您呢!”主任的声音比鞭炮还响,他身后的军乐队突然奏响《义勇军进行曲》,铜管乐器的轰鸣震得人耳朵疼。
宋卫国刚要迈步,突然被个穿旗袍的女学生拦住,她递过来的绢花上还沾着露水,花瓣里卷着张纸条:“您是我们龙国的骄傲!无论如何一定要活着回来!”
穿过夹道欢迎的人群时,宋卫国看见城墙上的弹痕被糊上了新泥,像结痂的伤口。
几个戴白口罩的工人正往城砖上刷白灰,试图盖住那些狰狞的坑洼,却总被风吹来的硝烟熏出黄印子。
系统面板突然弹出提示,「南京防御力量」一栏的数字正在飞速下跌,城外的日军己经开始炮击光华门。
总统府的朱漆大门在身后关上时,宋卫国突然听见身后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回头一看,警卫排的士兵们正对着门岗敬礼,他们的军靴在青石板上踩出的节奏,和镇江城墙根挖防炮洞时铁锹撞击岩石的声音一模一样。
会客厅里的铜炉燃着上等的红炭,蒋光头穿着深色中山装,手指在地图上的金陵城圈画着。
“你来得正好。”他把一杯热茶推过来,茶水里的茶叶竖得笔首,“日军三个师团合围,淞沪打了五个多月,这南京……”
宋卫国看着地图上标注的日军兵力,系统面板同时弹出更详细的部署:第16师团在镇江受挫后,正联合第19、20师团分三路推进,南路的第2师团己经到了秣陵关。
他忽然想起镇江城墙根那些新挖的防炮洞,想起陈铁牛胸口的伤疤,想起句容老汉攥着的那张照片。
“给我三个师。”宋卫国的手指点在地图上的紫金山,“加足够的弹药,能守到三月。”
窗外的军乐队还在演奏,调子被风送进来,和远处隐约的炮声搅在一起,像首悲怆的进行曲。
蒋介石盯着他眼里的光,忽然想起五个多月前淞沪会战刚开始时,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年轻将领也是这样说的。
那时所有人都觉得守不过三个月,可现在,南京城外的樱花都快开了。
他拿起笔在命令上签字时,笔尖在纸上顿了顿,落下的墨点像个小小的惊叹号。
宋卫国走出会客厅时,夕阳正把总统府的飞檐染成金红色。
几个外国记者举着相机涌过来,闪光灯在他胸前的勋章上炸开,有人用生硬的中文喊:“宋将军,能守住南京吗?”
他没回答,只是抬头望向紫金山的方向,那里的轮廓在暮色里像头蓄势待发的猛兽。
警卫排的士兵们还在原地待命,MG42的枪管在夕阳里闪着冷光。
宋卫国突然想起陈铁牛说的话,那挺机枪离了他不行。
他跳上吉普车时,看见车窗外的百姓还没散去,孩子们举着的小旗在晚风中招展,像片跳动的火焰。
“去紫金山。”他对司机说,系统面板上的「武器库」选项正在闪烁,新兑换的150毫米榴弹炮图标旁,库存数字还在不断上涨。
车驶过挹江门时,城墙的弹痕在暮色里格外清晰,宋卫国忽然觉得,这些伤疤就像这片土地的勋章,无论炮火怎么炸,总能长出新的希望。
夜幕降临时,吉普车终于爬上紫金山。
山脚下的南京城亮起万家灯火,像撒在黑夜里的星子。
宋卫国举起望远镜,能看见远处日军阵地的探照灯,光柱在夜空中划来划去,像困兽的爪子。
“准备战斗。”宋卫国对着通话器说,声音被风吹得很远。
警卫排的士兵们纷纷举起枪,枪栓拉动的脆响在山谷里回荡,像在给即将到来的血战,奏响序曲。
不想错过《抗战:从喜峰口战役开始杀穿鬼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