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二章 目标洛阳(2/3)
大汉朝倾颓的局势已经难以挽回,所以曾炩一直没有做挽救大汉朝的想法。
曾炩刚离开,郑玄就对郑玄曾顼说道:“贤弟,我看贤侄是所图非小啊!”
曾顼道:“是啊,康成兄也发现了?”
郑玄点了点头。
曾顼说道:“别的我倒是不担心,我就是担心炩儿不走正路,成为一个乱臣贼子啊!”
郑玄道:“贤弟又糊涂了!何谓乱臣贼子?要那样说,当年高祖崛起阡陌之间,进而拥有大汉的天下,岂不也是乱臣贼子?我认为,孟贤者的那句‘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说的非常好。
天子,天子,就是天的儿子。
社稷是君的天,民是社稷的天,所以,当天子不能为民着想的时候,他已经不是天子了。
此谓天理,自上古,到周商,以至前秦,和现今的大汉,概莫例外。
再说,炩儿现在到底有什么打算我们也并不清楚,说不定他将是力挽狂澜的那个人呢?”
第二天早上,曾炩就带着一支规模巨大的商队出发出发了,这个商队带着许多的货物,绝大部分都是要运送到洛阳去的。
同时出发的还有两千无极商会的骑兵卫队,当然,这些都是以便装的形式和商队走在一起的,毕竟,这个时候,曾炩还不敢带着两千的正规骑兵到处乱跑。
曾炩走的路线是由中山国经巨鹿郡、魏郡到濮阳,之后转陈留、阳武、荥阳、偃师一线,最终到达目的地洛阳。
这一条路,在濮阳之前的一段都是即将到来的黄巾起义的核心地区,张家兄弟都是巨鹿郡人,在这里经营的也最是牢固。
由于前面几年中,这一带连年灾害,再加上官吏。
的共同作用下,这一带的人民生活的极度的辛苦。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条件,张家兄弟才会有那么好的发展机会。
一路上,虽然不能说饿殍遍野,但是也差不了太多了。
除了一些衣冠光鲜的士大夫阶层的人士,普通民众中,曾炩没发现有一人不是面有菜色的。
看来情况是非常的严重了,可以说,现在已经到了火山即将喷发的时候了,现在的的宁静,不过是暴风雨到来前的那一刻的宁静。
一路上,曾炩都不停的收拢那些流民。
他这样做有他的目的,这些人,把他们带回毋极后,就是他的力量,而且是绝对的忠心的力量,因为是曾炩救他们于即将死亡的边缘,这活命大恩,可是恩比天高。
这个时代的人们心目中对忠义二字是看得极高的,不然后世的史料中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的以死报恩的记载。
这既是增强他自己的力量,也是降低即将到来的祸乱的强烈程度,也算是多为这一地区保留一点元气,要知道,这一片地区可是他以后的后院。
看到现在的情形,再加上记忆中的即将在下一个月就到来的大瘟疫,曾炩是心急如焚。
他不得不尽量的加快行程,争取在瘟疫爆发的时候赶回中山。
曾炩相信,凭借他多了近两千年的知识,再加上此时无极商会的雄厚实力,肯定能救活不少的人。
这对他收拢民心是有着极大的好处的。
这是一件利国利民更利自身的事情,说什么也不能不做好。
在商队到达繁阳县的时候,曾炩停止了前进。
这个时候,他已经收拢了差不多五千的流民。
如果再不想法安排这些人的话,恐怕会酿成他不愿意看见的后果。
所以,曾炩分出了五百无极商会的卫队,护送这些人返回毋极。
之后,曾炩才又带着商队继续前进,渡过黄河,到达濮阳城。
濮阳古称帝丘,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以此为都,故有帝都之誉。
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黄河与济水的支流,后因黄河泛滥淤没)之阳而得名,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两汉时期,濮阳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口大增,是中原地区的有名的大城。
此时的濮阳和后世的濮阳的位置完全不同,后世的濮阳已经到了古黄河水道北岸了。
濮阳在这个时代是一个大城市,也是一个战略要地。
历史上,官渡之战中,曹操和袁绍交战的主战场就差不多是围绕着濮阳进行的。
对于这样的地方,曾炩自然是非常关注的了,所以,她特地在这里停留了两天,对这里做了不少的实地考察。
他知道,在不久的将来,他的势力很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