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三、长白府(2/3)
传言呀,是才子佳人一般的韵事,非但不会给事主丢人,反而让人都羡慕这对事主的风流佳事呢。”
“据说三十多年前,宁夫人做姑娘的时候,是五岳剑盟出名的美人,修为又高深,华山‘流风仙子’岳南湘也不知是多少少年儿郎的梦中情人,每日上华山提亲的年轻俊彦简直如过江之鲫,多不胜数,可是当年的宁夫人性如烈火,没有男人能入她眼,求亲的无不被她亲手打下山去。白马书院 冕费越黩而当时的宁大掌门却不过是华山脚下一介布衣书生,平生志向不过是博个功名,谁又能想到这么一个凡人竟然能得到流风仙子的垂青?哎,这事当年不知教多少男儿汉白日哭嚎泣血,夜里磨剑明志,只为杀那宁士奇而后甘。”
某尘子皱紧眉头,叱道:“胡闹!你在哪道听途说的这些奇怪言语?”
子杞凑近某尘子,上下仔细瞧个不停,某尘子举手拂开他,“干什么,不认识你师父了?”
子杞笑呵呵说道:“我是想看看,当年师父是不是也曾为这个宁夫人神魂颠倒,才不信这些奇谈怪论?哎,可惜,可惜只可惜师父是个道士,要是肯还俗,单凭这副样貌,那也未必赢不过宁大掌教。”
某尘子给了他一个耳刮子,佯怒道:“臭小子,敢编排你师父?”
那巴掌打的不痛不痒,子杞仍旧笑嘻嘻的,话不停口。
“不过后来的事可就不是道听途说了,两人虽然有情人终成眷属,却有个困难摆在眼前。想我辈修行之人寿数至少要比凡人多上几十年,等到百年之后,宁士奇独登极乐,却让宁夫人怎生面对生离死别?当时宁士奇已二十有九,早过了筑基的年龄,跟着妻子学些吐纳之法,不过只想延些寿命而已。谁想到这位后来者惊才绝艳,三年而得剑灵,得列剑仙之班。之后又穷十年之功,自华山术法中另辟蹊径,悟出以剑入道的妙理,开百代之先河。也是从此,华山一脉才分出了气宗、剑宗两枝。也难怪人家都说宁夫人眼光独到,当年在华山脚下一挑,就挑出个大宗师来!”
旁边有个胖胖的小道士听得津津有味,听他讲完了,凑近个胖脸问道:“小施主,你还没说,什么传言是真的,让宁掌教怕老婆啊?”
子杞狠敲了一下他的脑壳儿,“笨蛋!人家功夫都是老婆教的,能不怕吗?”
不老神仙走到正厅中,清了清喉咙,“各位道门俊彦,今日大伙儿给小老儿面子,肯上长白山来吃茶,小老儿很是感激,有照顾不周简慢的地方,还请大伙儿海涵。”这一开口,声如洪钟,端的气势不凡。
众道人纷纷稽首,连道不敢。
不老神仙接着说道:“今天小老儿请大家来的用意,大家想必都知道。咱们长白山祖上显灵,竟然出土了《三皇内经》这件宝贝。这经书是道家的至宝,小老儿是不敢窃据的。因此便想了这么个笨法子,把大家千里迢迢的请过来,当着天下同道的面,把宝经交还道教,以示我宫井颜没有私吞之心!”
众人连声道:“老神仙高义,天下道门无不感佩!”“三皇经文出土在长白山,也是道祖体念老神仙的重义轻利!”之类的话。
却说这个《三皇经文》,是件了不起的宝物。据《列仙传》记载,《三皇内经》为龙虎山祖天师张道陵所著。张道陵经太上老君再传创下天师道,差不多算是道教的创教人,一生传下无数的剑术道法。若论起渊源,修行界除了佛门四大道场和禅宗五支,怕没有谁能和此人脱得了关系。传说祖天师受太上老君亲传河洛图纬之书,在嵩山绝顶修炼三年,后于北邙山参悟大道,得《三皇内经》与《九鼎太清丹经》。后一部书流传至今,为各大道门丹道的基础。而《三皇内经》在五胡乱华时散佚,世上只留下几个残缺拓本。如今从残本上看,文中多是论道之学,演说老庄,并不涉及具体的练气法门,唯于御神驱鬼一道有所涉猎。
无论这经书有何妙处,单单‘道陵手书’四字,便足以轰动天下。不老神仙深知怀璧其罪的道理,自知没有独吞的本事,莫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大大方方送与道教,至于是道门哪支得宝,就看各自本事了。另外有传言称,当年祖天师曾于北邙山收服六天妖王以为己用,他飞升后将神魔重新封印,而线索就藏在《三皇内经》之中。
“小老儿承蒙各位看得起,特意赶来这塞北苦寒之地,心中实在过意不去。另外正统三宗竟也有三位真人驾临,那更是意外之喜了。”那个脸若冰霜的道人连同另外两个道人站出来,一个个神光湛然,都俨然是宗师风范。众人被为首那道人一双冷电似的眼神一扫,都低下视线,竟无一人敢与之对视。
“本座楼观派长春子。”他的声音也一如他的脸一般,像块冰坨子,或许他这样的冷漠才配得上他的声名。然而许多人或许心里头,更想给他两巴掌。他本该是个美男子,却坏在了一双眼睛上。他那一双眼如同被万载的寒冰萃过,冰冷下裹着仿佛天生的杀气,难怪在场之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割锦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