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七、东风漫卷望断旧尘嚣(3/3)
无用。这山上却尽是不了然之辈,别人如何能帮得他们?折铁小子却不懂这个道理,他以为能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一掀龙虎山廿年颓气。到头来一身道行尽毁,换来一部无字的三皇经,却又如何?”折铁虽然名满天下,可在这老道眼里,不过是个不知珍惜自己资质的笨小子。
老道继而说道:“小铁儿毁了一身修行,到头来却悟通关窍,离大彻大悟也只一步之遥,可算意外之喜。数十年为宗门奔波,早蒙了他的心智,如今能抛却尘俗,一心向道,将这一干恼人俗务尽皆抛得干干净净,却又比从前强得多了。可见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子杞此时想的却是这一年多来与那女子扯上的纠葛,诸般情事纷至沓来,只觉胸中块垒难消。他本是乐天疏淡的性子,这时站在危崖之上,俯瞰茫茫夜色,点点灯火,再想起前事,忽觉人事一如天道,空渺难寻。
老道又道:“如今蒂心子的衣钵大体都传与了你,蒂心子所修虽不是王屋,也自有其煌煌独到之处。只是你我相聚时短,恐怕你未能尽得所传。好在这‘一语成谶’讲求领悟,你哪一日福至心灵能忽有所得,比我传授一年都强。”
子杞闻言笑道:“以后时间还长着呢,你慢慢教我,我自然能学的全的。”
“昨日小冒儿来向我请安,我看他的‘紫雷印’也差不多到了火候。”他口中的小冒儿正是冒襄,算辈分该是他的增徒孙辈,“这孩子心中憋了一股劲儿,新法练成,必然是要潜龙升天了。难道你不随他下山?出去历练闯荡也好,把你这璞玉抛抛光。”
子杞忽听的下山,竟愣住了不能言语。他心中一时百味杂陈,自己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心思。好半响,口里才喃喃说道:“要下山吗?要下山吗”
“这年来虽未大成,你那坐禅吐纳的功夫也算成形,‘心斋’之境于你们王屋山心法可以算的已窥门径。至于其他剑诀、法印、符箓不过是外门用法,总不外是些逞强斗狠的招数。似你这等绵软性子,也未必愿意去学。即便你想学,我老人家也未必愿教,好好的娃儿,何必去沾那些多造杀业的玩意儿?”他没觉出子杞的异常,兀自说道。
“修行首重顿悟,唯能明心见性,与天心相和,则大道可期矣。尤其是你们王屋山的修行法门,最是讲求直达本心,一朝顿悟。你这小乞儿虽然懒散,悟心倒是不错,想来日后修为也能过得去。我知道你们年轻人贪爱表面风光,最是喜欢那些威力强大的术法,你现在打不过人家,也不要灰心。他日若能气通玄谷,返璞归真,自然能万法为用!”
这时他才发觉子杞半响没有言语,回头看时,见他脸色苍白,嘴中反复低喃着“要下山吗,要下山吗”,如同着魔了一般。老道凝眉一想,便即知道了因由,也不由在心底叹了口气。他吸一口气,喝道:“还不醒来!”
子杞身子猛地一震,迷茫的看着三省老道,仿佛犹在梦中。
老道抚上他头顶,说道:“痴儿!痴儿!你可是放不下那弥越裳?”
子杞闻言一怔,忽然满面通红,轻轻点头。
“难道小冒儿不曾告诉你,弥越裳已是待嫁之身,大婚之日就在左近?!”
仿佛耳边炸开一片惊雷,子杞但觉脑中一片空白,脸上也瞬间失了血色,身子摇摇晃晃几欲坐倒。老道缓缓说道:“那弥家的小闺女,从小就和天山一脉定过亲事,许多年没再有过音讯,别人也就渐渐忘了。去年鹿鸣儿忽然旧事重提,据说亲自上天山换了文定。”
子杞怔忪半饷,心中凄苦,只想大哭一场,又怕被老道笑话,因此强颜道:“原来越裳师姐大婚在即,这等大事,我竟被瞒在鼓里?你们也真”他话说不下去,就要被泪声噎住,猛将头转了开去,顿了一瞬又说道:“今晚登高望远,已是尽兴了,可要回去睡觉了。”说罢转过身去,急急忙忙将腰中佩剑拔出,掩面御剑而去。
老道目送那一道剑光歪歪斜斜飞走,遁入夜空之中,久久无言。他再看对面山上灯火,心有所悟,当下盘膝而坐,闭目入定,身体仿佛与周围山石化为了一体。
不想错过《割锦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