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87章古代版太阳能灶(3/4)
安全还是很重要的,那个光点真的能点燃东西和烫伤皮肤的
回复:看博主调整时,那个光斑在壶底聚焦的亮度,隔着屏幕都觉得烫!家里有小孩和宠物的还是要注意安全
回复:对!这个还挺危险的,不用的时候一定要收起来,不然通过太阳的反射,会烧到其他东西的〕
众人:原来这么危险,不过这个东西原来是通过反光的吗?
不知道有没有点便宜的东西,也能反光,不要那么多铁,不就便宜了吗。
嗯,记下来,记下来,将来说不定能用上。
……
〔这东西也就夏季的时候烧水能快点,其他季节就别想了,太阳光不够热烈,烧得慢不说,还要频繁的转动,得不偿失
回复:在日照充足且能源匮乏的地方还是挺好的,不仅绿色环保,还不要那么多钱〕
众人:这说的不就是我们现在吗,能省一季的柴火也好啊,你们这些后世人就是生活的太好了,不知柴火贵,天长日久下来也是一大笔钱呢。
所以夏姑娘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看看天幕这边啊!
夏蝉连续刷了好几条评论,看了一下网友的科普,才抽空扫了一眼天幕那边的弹幕。
众人终于是让夏蝉看到了他们的弹幕了,可急死了,就怕夏蝉不看他们发的弹幕,到后面刷到其他视频了,他们的弹幕又被其他的内容给覆盖住。
“怎么做这个锅”夏蝉念了一遍上面发的弹幕。
这个她还真不知道,但是她看那太阳灶感觉古代能应该做得出来的。
“你们等一下,我查一下看看是怎么做的”
说着她就退出了视频,去到另一个软件搜索了起来。
然后她就看到,原来古代时就有一个和这种相似的东西叫做阳燧,也是利用太阳能聚光点燃东西。
夏蝉零零散散查到了好几个在古代可行的方法。
——“我查到了好几个,大家想要学的话可以听一下”
——“第一种对于平民百姓来说算是比较昂贵的,就是用青铜,让工匠浇筑一面凹的铜胚”
对于夏蝉的解说,有人听懂,也有人没有听懂,但他们秉承着不懂就问的原则。
——[夏姑娘,什么叫凹的铜胚]
——”凹面就是像刚才看的视频那样有弧度的,窝进去了,不是平的,大家懂了吗”
——[懂了]+无数
——“好,那我们继续,之后就打磨光滑,要光可照人的那一种”
——“到这一步还不太行,还要再增强点反光,用鱼胶将锡箔贴合凹面,像刚才视频中的那个大锅一样贴满,接缝处要重叠压紧 ,然后就是下面支架部分了,你们应该比我懂,主要是能活动就行”
——“这个装置,晴天的时候聚光温度能达到200~250℃,烧水应该三西十分钟就能开”
——“缺点就是铜镜很重,而且那些锡箔容易氧化变暗,需要定时更换”
——[这个感觉太贵了,而且还不是造好就行的,上面的材料还要换,不值当]
类似的弹幕纷纷发出。
夏蝉看了也感慨。
——“这个确实,富贵人家用不上,他们有人伺候,老百姓们也用不上,因为根本养护不起,属于比较鸡肋的一种了”
——“那我们说下一个,箱式太阳灶,用温室闷烧的方法,把煮的东西焖熟
我们先找一个薄木板箱或者编框也行,大一点的,然后外面糊上泥巴,就像你们建房子的那一种,之后阴干了就行。
然后在里面塞上,棉花或者芦苇絮、干苔藓或羊毛毡之类保暖的东西,填充箱壁,厚度大概要一个半指头厚。
煮东西的陶罐外面用蛋清和碳粉混合涂黑,然后晒干。
然后就是封盖了,我们不是学过造纸术吗,油纸就是桑皮树做的,封盖就用油纸封。
为了增加封口油纸透光度,我们需要多层桐油浸渍油纸,然后用蜂蜡封住就行了,或者用泥巴封住。
这个灶箱晴天箱内温度能达到110–140℃,两三个小时能焖熟杂粮饭或炖烂豆子。
而且这个不需要时时看着,就放在太阳底下晒就行了。
冬天的时候虽然焖不了饭了,但是煮了的饭,这个也可以当个保温的东西,将在锅里煮好的热饭或者热水放在这个里面能保存热度”
——[这个东西是便宜了,还不用人时时看着,早上起来时就将菽闷在那里,干活回家之后就可以吃了]
——[这个最贵的就是那油纸,要是我们能自己造出油纸,那就便宜了]
——[可那桐油也金贵啊!刷厚了费油,刷薄了怕是不顶事……还得想法子找便宜油料]
——[桑皮纸本就韧,浸了油更韧!关键要绷得紧,糊得平,不能起皱漏气!这手艺还得找篾匠才行!]
众人在天幕上讨论
夏蝉看到上面说用桐油,她记得桐油好像有毒,她去查了一下,还真是,找了一下替代品,赶紧说道。
——“大家听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直播现代,祖宗窥见未来发家致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