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章 兜底(2/2)
亲戚,毕竟王景江种地的项目必然赚钱,投了就赚,投得多赚得多。
王景江也不介意让他们多赚点,依靠王景江赚了大钱,大家就越团结在王景江周围!
二是为了避免有些亲戚开口借钱,王景江主动拿出这笔钱,也算是提前给愿意加入这个项目的亲戚好处。
最后也是出于帮助这些亲戚的情感。
往日一大家子人其乐融融,爷爷奶奶也喜欢这个氛围。
一个个也都是在村里或红旗镇中,离得比较近,不是亲戚王景江自然是不会这样做的。
他们是信也好,不信也好,以后谁家要是敢找事,那就别怪王景江不念情谊。
众人都思考了起来,但王景江没有将规划说清楚,涉及到这么一大笔钱,哪怕对王景江再信任,也不会轻易做决定。
王景江对此也很是理解,今天只是跟众人提提。
王景江这些亲戚,基本都没有在大城市里面买房,也就几个早些年在盐仓市买过房。
以王景江后世的经验来看,每家估计还有不菲的存款,只要不去买房,在农村目前来看还算可以。
王景江兜底十万元,后续看他们有没有追加投入,就知道他们对王景江的信任度。
不过这也不重要,赚少了别说话就行。
王景江手上虽然还有近2500万的资金,可农业是个重投入,在王景江看来,多少资金都不够。
想在农业上大有发展,难度很大。
现在承包如此多的土地,想要做大做强,找人合伙是一条不错的道路。
作为一名马主义专业的学生,王景江也是想做出一番大事业。
这份事业,一个人是没有机会成就的。
今天这些亲戚只不过是第一批。
后面合作社能成,那就是第二批。
接着王景江就聊起来自己的规划,后续肯定是种植和养殖同步进行。
在种植上,王景江选的就是葡萄。
“这次我是准备种植高端水果,种植国外的葡萄,这个市场价很高。
技术上面我也己经解决了,没有两把刷子,我也不会回来种地……”
王景江滔滔不绝的给众人介绍着,当场也没有让大家确定投资额度,准备看后面合作社是否能搞起来,再来确定。
看着一些在场的堂哥、表哥等人:“几位哥哥有没有兴趣,留在农村跟我一起干,一个月6000元起步,我肯定是不会亏待大家的。”
王景江这些哥哥,学历都不是很高,在沿海城市打工,一个月也就5000元不到的收入,在2014年也还算行。
女性王景江没什么指望,现在农村还是太穷太偏僻,所以主要还是问那些堂哥、表哥,还有几个辍学较早的表弟。
当即就有两个堂哥表态愿意跟着王景江干。
有些长辈也是意动,但没有说出来,毕竟现在还没有决定是否投资。
要是投资参一股,这样大的投资,自然不会再去城里打工,要自己看着才放心。
王景江点了点头,加上了两位哥哥的联系方式,也给时间让其他人思考。
农村情况复杂,人还是越多越好,人工支出都是小意思。
有人就有力量!
以往吃完饭,众人都是要打牌到晚上,今天却是心事重重,一个个早早回家去了。
清明第二天全家人浩浩荡荡的去祭祖,放了不少烟花鞭炮,冥币都烧了几麻袋。
趁着假期,王景江联系了一下自己初中、小学同学,都是红旗镇的人。
王景江小学、初中同学里面,上大学的不超过一半,各种原因都有。
王景江也准备从这些早早外出工作的同学中招一些人手,毕竟以后重点就放在了红旗镇。
自己人是越多越好。
下午大家一起聚聚,聊聊天。
过去还没有一个像样的聚会,也基本聚不起来。
不过这次王景江还喊出了不少人,过去的同班同学来了一大半,其他班级也来了一些,有87个人。
小学、初中是高度重复的,整个年级也就180多人。
好多同学都没有什么印象,还是看照片想起来的。
众人一起到初中逛了逛,聊聊天,才发现一个个变化很大。
谁谁谁嫁人了。
某某某传闻在哪里无了。
各种小道消息,其中不少同学还好奇王景江的事情……
可惜王景江在学校时期并不突出,青春也是一滩死水,再次跟这些同学聊起来,只有无尽的感慨。
王景江也招揽了一些同学,又加了不少同学的联系方式。
大家一起吃了顿饭,散伙!
没有闹出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同学聚会上面装逼打脸,冷嘲热讽的事情完全没有发生。
不想错过《农业帝国:我靠种地成首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