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百一十七章制药厂和女市长(3/6)
其他的中层领导中,一些岗位也因为主管领导的更换而生了变化。如杨伟所在的城建局,局党委书记就回家养老,从别的局里调来一位新锐干部,还不到四十岁,年富力强,直接把杨伟在城建局上位的那一点点想法给熄灭了。
这样地事情,秦寿生没有心思管,也没能力管。他甚至连关注都没怎么关注。因为他还没有达到那个层次,只能把领导地事情当成花边新闻来听。
光是对师范大学洼地改造工程的关注和对红星制药厂地资产评估以及上市可能地评估。就已经让秦寿生消耗掉了大部分的精力。
由于对基层地多层碾压,又经过将近半年的沉积,师范大学的改造工程进入了正轨,一栋栋的房屋将在那里拔地而起,一些是作为老师的福利,一些则准备出售获利。-看/书·屋/小*说-网′ ?更·新/最!快~由于教育部的拨款没有到位,师范大学有用房屋抵工程款的想法。让秦寿生无可奈何,只有接受。反正房屋开地承建是由一建和长生建筑工程公司合伙干的。到时候,房子要是不好卖的话,就全顶给一建,让他们自己留着给职工当福利分房得了。
至于对红星制药厂的资产评估已经上市筹资的可能性分析,则完全委托给了财经大学的几位教授帮忙。他们和上面负责上市评估的机构关系很好,能够帮秦寿生挡下很多事情。面对着秦寿生灵活的金钱、感情、礼物攻势,甚至有枕头风的吹拂,这些教授自然会做出有利于秦寿生的结论。
市里地电视台、电台、党报、晚报、晨报都用长篇累牍的篇幅,宣扬着市里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以制药厂作为试点,进行公私合营,要彻底改变人们习惯吃大锅饭的观念。真正树立人们主人翁地观念,把亏损企业盘活,成为改革开放新的成果。
媒体上说得漂亮,可吃不上饭的工人不买帐。他们聚集到市政府,强烈要求市里取消把他们卖给个体户的做法,他们生是国家的人。死是国家的鬼,即使吃不上饭,也要在大锅里吃。对他们而言,在国有企业里边干,那是铁饭碗,跟个体户干,那是泥饭碗。即使泥饭碗里有大鱼大肉,铁饭碗里是萝卜青菜,他们也愿意抱着铁饭碗。不要泥饭碗。
当秦寿生到制药厂接收地时候。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他有意装穷,开着桑塔纳轿车去制药厂。想要获得工人的同情。结果,事实证明了他非常英明。无数的鸡蛋为他准备着,打得他是狼狈而逃,差点被鸡蛋清给淹死。
跑回长生建筑公司,洗了两次澡的秦寿生,闻着一身的鸡蛋味,还是觉得不舒服。
“这下市里该同意我们的金蝉脱壳政策了吧。”张欣一边帮秦寿生擦头,一边分析说,“市里总是要求以老厂为主重组上市,为地就是怕你得了好处,把老厂给扔了,可工人不买账,把好心当成驴肝肺,以为国家是在害他们,正合了咱们地想法,不用负担这么大的拖累了。”
秦寿生不是傻子,不是雷锋,当然不会天真到要为市里排忧解难。他利用工人们愿意抱着铁饭碗地想法,找几个人鼓动他们闹事,要求市里不要把他们划给新成立的合资企业,愿意在老厂里工作。
据说,为了得到留在老厂的机会,送钱、送物,甚至把自己送给老厂领导的事情时有生。
这样一来,工人们主动要求不去合资企业工作,就合了秦寿生甩了他们的想法:把老厂的包袱丢给市里,自己操控定名为长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公司上市圈钱。
长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别的东西没有,但方红星及前任领导在位时,好大喜功,宁可让职工饿着,也要采购一些根本用不上的价格昂贵的生产设备,成了新公司资产重组时忽悠评估机构的主力军。连厂房、设备,加上各种无形资产,股本总额达到三亿五千万元。至于到底有没有,没人知道。
人的想法不同,面对新事物的看法自然不同。红星厂一万多职工。在新公司招聘员工的时候,仅仅有三千多人报名。考核下来,合格者不到两千人。余下的职工,都愿意和老厂同生共死,生死不离。
在这样的情况下,市领导坐不住了。要是这样地话,他们把红星厂推向社会的想法就全落空了。副市长燕旋找到长生公司副总罗胜利,硬逼着他又接收了一千多“素质高、品行好”地关系户员工。然后威胁说:“若是因为长生公司的原因,使得老厂工人闹事的话,市里会慎重考虑合资的事情,甚至会追究长生公司的法律责任。”
罗胜利是国营公司出来的,当然知道这话里的杀机,吓得心里直颤,找到秦寿生诉苦:“告诉你别接手,你非不听,这下子好了,市里看出你地小九九。出警告了,看你怎么办?”
“我本来就没想过要真把这些人都给扔了,只是为了逼着市里让步罢了。”
“拉倒吧!我怎么觉得你是想上市套现。弄来的钱花光了,拍拍就走人,留下个烂摊子,等国家再来收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恶人成长日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