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39、遮天沙尘暴(2/3)
玉珍和方红玲听了心里好受不少。
叶振华正带崔书记一行十多人上山,漫天沙暴来了,他们急忙退到场部办公室。
崔书记从玻璃窗户看向外面,外面沙尘滚滚,转头和叶振华说:“这是为什么高人会在山上设阵,在不是耕地的地方设阵的原因,你说起来还很遗憾。”
叶振华为自己争辩:“我也知道种树很重要,但我们得先解决粮食问题。”
植树和粮食生产都非常重要,崔书记说:“根据实际情况,种树和粮食生产可以同时进行就同时进行。”
叶振华:“是。”
虞在劳改人员住的地方清点所有人员后顶着满天沙尘回到家,进窑洞关上门后用清洁决扫去身上的尘土。
刚开始他很疑惑,这个贫瘠的地方不合适人居住,为什么不去条件好的地方?后来他明白居住在黄土地上的人太多,根本无处可迁。
迁去别地方会跟当地人争夺生存空间,当地人不可能接纳外来人,何况人数如此之多。
想要生活变好,唯一的办法是改善黄土地的环境,多种植物储存更多的水,程师妹一开始的做法很正确。
他心里佩服程师妹,记忆恢复后没有一丝迷茫,很坦然地面对现实,程师妹跟他认识的师姐师妹们很不一样。
严家沟的人已经习惯了沙尘暴,但今年不少人的心态有了变化,坚持上扫盲班的人想到程沫说过:很久以前这里是森林,水源充足,那个时候没有沙尘暴吧?
沙尘暴刮到傍晚才停,但还有浮尘,能见度低。
知青们从房间里出来发现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沙土,窗户窗棂上也堆积着沙土,有很厚重的尘土味。
目之所及,皆被黄色尘土覆盖,一片荒凉。
沈海青失神喃喃说:“我无法再喜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这里已经这么荒凉,沙尘暴已经这么严重,沙漠岂不是更荒凉,沙暴更强?
石志辉对这个景象没有什么感觉:“文人就是喜欢唧歪,多愁善感。”肠子弯弯曲曲。
沈海青回神否认自己是文人:“我不是文人!”
江建国最实际:“打水泼水扫地。”
程沫去鸡圈看两只母鸡见它们都没事后去做饭,其他人大搞卫生。
厨房的窗户不如房间的窗户密实,厨房里的东西覆了一层沙尘,程沫仔细清理后卫生后再做饭。
第二天空气中还有浮尘,灰蒙蒙的天,说几句话便有一嘴沙尘,没有人说话,两天后天空才澄净,之后的农活是给麦子施肥。
植树节前两天,上面下来通知,植树节那天严家沟所有劳力上山种树,十岁以上的孩子也去。
干什么活都是干活,植树和开荒差别不大,没有人在背后不满。
植树节前一天下午,知青们和五十个青年一起去场部育苗地里挖树苗,树苗有松树,侧柏,杨树,每种树苗都挖,场部的人也在挖,听他们说明天一场二场有人来支援种树,挺不错。
傍晚,严家沟的人挖出来的树苗带回严家沟放在仓库。
次日一早,严家沟一队二队所有劳力扛锄头,扛铁锹,背树苗,挑水,带着干粮和水,浩浩荡荡上山栽树。
阵内阵外差别明显,阵内绿意点点,阵外还是一片枯黄,偶尔看到一点绿,大家在阵内挖树坑,栽下树苗,负责挑水的人给树苗浇一瓢水。
从山顶上看向山鞍和后面山上,都是种树的人,一半是其他分场来支援的人。
知青们都是负责挖树坑,他们吭哧吭哧挖着树坑,男知青们额头上都冒出汗。
程沫在停下休憩的时候在山鞍看到了人群里的崔书记和场长,他们在栽树,以身作则。
山上也长有野菜,可以看到许多人边干活边挖野菜。
中午,大家吃干粮喝些水后继续挖坑栽树。
崔书记和叶振华来前面的山上看,见知青们干活很利索眼里欣赏。
知青们见崔书记和场长走过来纷纷跟他们打招呼:“崔书记,场长。”
“崔书记,场长。”
崔书记和气笑问他们:“累不累?”
石志辉答:“不累。”
叶振华跟崔书记介绍:“崔书记,他就是石志辉,每次打靶都是十环的那个孩子。”
崔书记笑看石志辉,眼里赞赏:“神枪手!”
石志辉被夸不太好意思:“不敢,不敢!”
崔书记和他说:“有能力不必过于谦虚,也不能骄傲。”
石志辉受教:“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种绿黄土地[六零]》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