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66、申请(2/2)
大家重新干活。
程沫也继续干活,割一个多小时后也看见了在麦地里窜逃的灰野兔,她心想今年严家沟的生态更好了,麦地里都出现野兔了。
既然这样,晚上下班马上要天黑了,程沫和梁玉珍小声说一声,然后悄悄脱离队伍,天黑一会后提着一只肥肥的灰兔回到知青点。
话不用多说,放血剥皮清理后炖上,大家干一天活累了一天,饿得前心贴后背,等待兔肉熟的时间很难熬,不停咽口水,反正大家熟悉了,无所谓不丢脸,等兔肉吃到嘴的时候快哭了。
不是夸张,是真的快哭了,梁玉珍和方红玲边吃边小声抽着鼻子。
程沫看她们的样子打算隔一天晚上下班后去抓兔子加餐,她想就做,于是隔了一天晚上,知青们又吃到兔肉,幸福不已。
严家沟和场部也有人悄悄逮到野兔悄悄吃。
五分场三个地方隔自单独收割一亩麦子晒后碾出麦子,再晒干麦子,用谷风车吹干净后秤出来是九百二十斤上下。
还没有收麦前叶振华还以为这次麦子亩产能上千斤,有点儿失望。
也有许多人和叶振华一样以为今年麦子亩产能上千斤,消息传开,也有不少人失望。
这天晚上,知青们在院子里吃饭的时候梁玉珍提起这件事:“之前不少人预计这季麦子亩产能上千斤,我也是,没想到九百五十斤都不到。”
方红玲:“要有许多人失望了。”
程沫开口:“我感觉是种子的问题,麦子要想更高产,要培育出良种,感觉玉米也是一样。”
梁玉珍?口而出:“怎么培育良种?”
程沫失笑:“我不知道啊,我只看一本书,又不是农科专业人员。”
秦卫华现在对农业有一定的了解,说道:“现在这个产量已经很好,阵法出现后第一次成熟的玉米拉去别的地方种,亩产量是七百多斤到八百多斤,麦子应该差不多。”
黄和平:“很不错了,听说肥沃的关中平原玉米亩产量是四百斤到五百斤之间,麦子亩产三百到四百斤之间,如果这些种子在关中平原种,估计可以增产一倍。”
沈海青点头赞同。
梁玉珍惊叹:“那每年可以增收许多粮食!今年二分场和曹家大队也有了阵法,将有更多好粮种。”
方红玲期盼说:“说不定将来有一天供应粮全是白面。”
程沫:“有可能。”二三十年后天天买肉吃都没问题。
梁玉珍倒吸一口凉气:“你们还真是敢想!”
三个男知青也觉得方红玲和程沫敢想,不过识趣不说出口。
他们吃完饭收拾卫生后睡觉,第二天继续忙,收割完阵法里的麦子后翻地,翻完地又收阵法外成熟的麦子,这些麦子种子好,管理也好,有化肥肥力够,亩产上了五百斤,说明土地精耕细作,科学种植,肥力够,普通的土地增产也明显。
收完麦子后一部分人继续翻地,一部分人在最早翻地的地方种下玉米。
6月1日,五分场的员工领工资领票的时候每人领到三两肉票,三个月没有领到肉票了,大家高兴不已,又听说明天早上有肉供应更高兴了。
第二天秦卫华大清早去买肉,只买半斤肥肉回来,据说是每人只能买半斤,以后再买呗,这些天他们吃三次兔肉了,不是那么急。
所有人继续忙忙碌碌,青壮们种下了玉米,然后把晒干吹干净装麻袋的麦子搬上开来的卡车和拖拉机。
西北干燥别的好处不说,只晒粮食这事比雨水多的南方不要强太多。
六月十号,五分场农忙彻底告段落,第二天早上,虞晏上班就去找场长和他说:“场长,我和程沫计划明年四月份结婚,想申请在学校西边一百多米挖一个新窑洞,搬去那里住。”
叶振华听虞晏和程沫结婚挺高兴,只是:“你这年纪了,为啥不是今年结婚?”
虞不觉得自己年纪大,面无表情答:“程沫明年四月满二十岁。”
叶振华和他说:“提前结婚没啥,到年纪再去领结婚证。”其实摆酒后结婚证领不领都行,没有多少夫妻去领结婚证。
虞看着场长说:“我身为干部,要带头守规则。”
叶振华听他这么说便说:“行吧,为啥搬去学校西边住?”
虞晏回道:“我们都喜欢清静,现在住房紧张,我搬走可以腾出窑洞分给别人。”
这个确实,叶振华略思索后同意:“可以,不过你书面写申请交给我。”
虞晏:“好。”
不想错过《种绿黄土地[六零]》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