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75、新棉被(2/3)
只是发生的地方是坝上的一个位置,要填土,要夯土,要用石滚压土,避不开。
叶振华安排虞和气血很足胆子又大的七八个青壮在那个地方干活。
而这个还没有建成的水塘给许多人心里蒙上阴影,禁止家里的小孩来这里玩。
三天后,孙大和孙三来上班,刚刚发生了那种事,没有人敢跟他们说话和接触,他们被人孤立了,孙家其他人估计也会被孤立,孙大有媳妇和两个小孩,大的才三岁,以后时间长可能会好一些,至于孙杏,现在没有人关注她反而是好事。
没有什么事能完美解决。
时间晃过,八月底程沫移栽的介菜已过去两个月,重阳节那天大清早,天还没有亮,程沫拿着三个麻袋打着手电筒和秦卫华海青去沟壑收介菜。
三人走了十几分钟到达沟壑上面,他们把麻袋放在上面再下去,程沫在面前收菜,秦卫华和沈海青合作把菜搬运到上面,半个多小时后他们收完介菜上来,把介菜装进大麻袋,三人各背一个麻袋回去。
天色已经大亮,但是他们走的路偏,路上没有遇到人,回到知青点还早,他们打水合力把菜清洗,挂在绳子上晾晒后再吃早饭去上班。
之后还要做萝卜樱咸菜和萝卜咸菜,黄和平领了一个任务,每天去上班买一个咸菜坛子,于是知青点的菜窖里又多几个咸菜坛子。
介菜晒两天后用盐腌制后塞进咸菜坛子里,用上三个咸菜坛子。
重阳节几天后是霜降,霜降第二天下一场为时半天的秋雨,气温大降,大多数人穿上棉衣,有毛衣的人穿上毛衣,不穿棉衣。
晚上,程沫清洁卫生回房后梁玉珍和她说:“程沫,我和红玲刚刚商量,今年我们做棉被余出一些旧棉花,想用旧棉花给招弟三个做一件棉衣。”
前年和去年她们各领了三斤棉花票,加起来有六斤,能做一床被子,就余出旧棉花。
程沫有毯子垫睡觉,不用做褥子,自然也余出旧棉花,马上同意:“可以啊,我把最早做的两条劳动布的裤子拆了,那布料虽然褪色了但还是很结实,我给招弟做长到膝盖的棉衣吧。”
梁玉珍便说:“那我给带弟做。”
方红玲没有选择:“那我给来弟做。”
她们说做就做,把旧衣服旧裤子翻出来拆开,咔咔剪裁,第一天晚上轮流用缝纫机车背后那块的三面,然后塞棉花铺平后封口,再做其他位置。
现在梁玉珍和方红玲做棉衣也很熟练,四个晚上她们把棉衣做好,隔天下班后程沫和梁玉珍提着袋子去找曹二妹家叫她出来,把从袋子里拿出三件棉衣给她。
招弟三姐妹棉衣的棉花很硬,曹二妹收到三件触摸软和的棉衣非常感激,连连跟她们道谢。
程沫和梁玉珍没有多说什么,客气回应几句话后便拿着袋子离开,不是她们小气不给袋子,实在是她们也没有多余的袋子用。
二柱婶在自己窑洞门口向外探看,见女知青们又给老大家送衣服,撇嘴说:“就她们好心。”
严二柱阴沉说:“孙平孙二。”
二柱婶马上闭嘴。
曹二妹拿着棉衣进他们的屋里,给招弟三个换上棉衣。
招弟和带弟穿上新棉衣后高兴说:“妈,很暖和。
曹二妹脸上露出微笑:“你们要记得知青姐姐们的好。”
招弟和带弟齐点头应:“嗯。”
来弟还不会说话,跟着两个姐姐点头,曹二妹摸一摸她圆润许多的小脸,现在不少人私下传程知青很有福气,跟她关系好的人运气变好,她觉得很对。
又到1号发工资发票,这个月除了火柴和豆腐之类的小票,还有三两肉票和两斤棉花票。
知青们买粮食买蜂窝煤回来,其他人一致把棉花票塞给程沫。
程沫拿着五张棉花票不解说:“我不缺棉花,你们用不上棉花可以给家里寄去。”
梁玉珍说她:“你要结婚了怎么不准备棉被,不嫁妆?”
“对啊。”方红玲问程沫:“副场长给你彩礼办嫁妆了没?"
程沫心想虞师兄的大部分钱在自己这里,念头一转说道:“我和虞师兄是结婚,不是嫁也不是娶,所以没有彩礼和办嫁妆这两回事。”
梁玉珍急了,说程沫:“你傻呀,没有彩礼被人笑话,被人看不起。”
方红玲也着急说:“对啊,彩礼一定要要!”
程沫看她们着急低声和她们说:“虞师兄存的钱大部分在我这里。”
梁玉珍和方红玲脸上惊讶,还没有结婚,副场长就上交工资了?
梁玉珍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种绿黄土地[六零]》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