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回到清朝当皇帝 > 第三百七十一章 为什么要干印度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百七十一章 为什么要干印度(2/2)

目录
好书推荐:

“陆军部先休要管此事,也休听手下人之妄言!”恒瑛十分难堪。

蒋百里自杀前分别给母亲、学校教务处长张耀亭和好友蔡锷留了遗书。给母亲的信中说:“为国尽忠,虽死无关重要,然于陆军及帝国前途有益,望以吾一人血躯唤起叛军良知。”

蒋百里自杀和他的遗书公布后,在国家掀起了轩然大波。正在南洋剿逆的蔡锷首先发炮,通电全国,希望朝廷能彻查此事,追究责任。帝国总理大臣孙中山也说:“此案如不水落石出,誓不罢休。”各地团体慰问蒋百里的电报多如雪片,要求查清事情真相的电报络绎不绝。帝国陆大的学员,按省籍每省推举一人,组成请愿团到内阁。

好在蒋百里自杀时,由于勤务兵上前夺枪,子弹打偏,没有伤到心脏,只是擦伤了肺的表面。虽然腹腔中积了许多血,但一时没有生命危险。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身体慢慢恢复了。幸好他伤势刚刚见好就召集新闻媒体公开澄清了事实真相,声明自杀事件是自己的一时鲁莽,与别事无关,这场风波才渐渐平息了。

此时,在朝堂上,蒋百里见恒瑛给自己使眼色,心领神会,平了一下气息高声说道:“臣蒋百里有话要说。”说着话,大步出班,来到丹犀下立定。

李宸知道这个人在军事和时政方面有独到见解,当即一挥手道:“百里,有话就言,尔是怎看乎?”

蒋百里打了个躬,对着在场的文武大员做了个四方揖,这才说道:“百里见识短浅,言语来若有不周之地,还望诸位指正。臣认为既事情已闹到这种地步,妥协、退让只会助长印度政府嚣张气焰,在国与国关系之中,此事谁对谁错根本搞不出定论,都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执一词,关键看谁气势能压过对方,谁实力能迫使对方让步。皇上曾经多次告诉吾等,战争也乃一种政治投资,只不过相比之下风险要大得多,可在对比过中印两国实力之后,即使这件事闹到爆发战争地步,吾等根本也无何可担心,一旦获得了胜利,吾等之收获将是战争投入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蒋百里悠悠的在殿里踱了几步,缓缓说道:“首先是两国国力之比较,印度刚刚立国无几年,国内大多还乃英国落下来之烂摊子,根本难以望吾项背,此条不说也罢。再言军费,目前吾帝国年度军费预算约为14亿龙币,而据吾等掌握之印度军费预算为仅于4亿龙币,此几年印度为快速赶上中国军事实力,不惜放弃大笔之工业建设投入,拼命增加军费。再过去年之中,印度每年军费开支平均每年以百分之18速度增长,诸位可算算即使照这样之速度发展下去,多少年以后,印度才可迎头赶上吾等。更糟糕乃是印度军费中很大一部份用来向英国购买军事装备,现已超过法国,成为英国最大军火进口国。而帝国军费则侧重用于改进后勤设施工作,军备自主研发。其中差别不可以道里计。”

“第三是军事装备上比较。首先吾言航空技术,吾帝国乃世界第一拥有战机之泱泱大国,且到目前为止帝国战机性能也乃是世界第一,印度虽也建立空军,保留一定数量之战机,但印度之战机一直依靠英法等国技术援助,还不具备整套之生产能力,一直都无获取完整之航空技术能力,或言就乃大量购买外国先进战机,不论择何种方式,都需大量军事经济予以支持。海军方面,印度无强大之造船工业,国产军舰需依靠外国供全部技术,若失外国技术援助,印度之造船工业就会立即瘫痪。印度多年以来都希望拥有自己之潜艇,却得不到相关国家给予之技术支援,而自家又全无研发之能力。陆军方面,印度于陆军武器装备上仍无完整之自主生产能力,例如进口大炮需进口炮弹,印度本国研发生产之坦克,印度陆军自家都无想要。印度军事发展极度不平衡,帝国军费使用上大致为装备采购、维护、人员、训练,而印度之军费开支主要是人头费和装备采购费,而训练与装备维护费占比例明显不合理。”

不想错过《回到清朝当皇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