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3章 备战(2/3)
好像还有一种,你们谁看到了。”
当然没有士兵现在就拉一枚试试,只不过感觉这玩意与平时用的不大一样。尤其听说这是陶土做的,一个个不免就流露出不信任的模样。
这也是当然,这些没文化的士兵,当然没有听到过“预制碎片”这种说法,更不可能知道“一次压铸成形”这种说法。
事实上这是一种构造极其简单,廉价而又可以大规模生产的东西。
说白了,一个人、一个轮盘,外加混好了铁丸的陶土就可以开始生产外壳。放窖里万千上万枚一起一烧,凉透之后装上普通手榴弹的拉发引信就算完成。之所以不用翻板击针式引信,一来生产麻烦,其次士兵们扔手榴弹就要重新训练。
这多好,生产容易,使用简单,大家都不废事。尤其预制碎片的手雷,比之普通的铸铁浇铸的,带有分割槽的手雷更容易生产。虽然不是说和机械化生产去比,但陶土手雷是个人就能造,工艺简单、材料廉价。
这种方式,正好适合人力充足、机械不足的中国。
听到新兵问,有人弄开了另外一个看起来模样不大一样的箱子。里面是两层与手雷几乎同样大小、同样质地,外形稍有差异的看起来像手榴弹的东西。除过这玩意是卵形的以减少风阻之外,基本上外形与手雷没有多少差别。
“嘿,这家伙更厉害,只要塞到步枪口上,打一发子弹就成,用我们步枪的瞄准装置就好。”
这是金涛射击这种枪榴弹时考虑过的事情,即不需要太远,难免达到300米左右,就能够压制日军的步枪火力。另外,也不需要使用特殊的枪口装置。
因为这时的中国,连普通的轻武器都造不好。不好的中正式步枪,射击不过400~500米而已。而且胶粘的枪托,往往会因为不堪使用而开裂。
另外就是不能使用太过于复杂,甚至需要计算的瞄准装置。这些文盲士兵,使用步枪因有的瞄准装置已经够他们学的了,倘若一种新的不易学的瞄准装置,在这时的中国军队里,依然没有更多的市场。
所以这种插到枪口,使用步枪瞄具就能够瞄准发射,射程不过300实的枪榴弹就此出炉。之所以不使用碰炸引信,同样是上面的理由。反正65秒的延迟爆炸时间,也已经足够了。
这是金涛专门给徐州战场上设计的“冰雹人员杀伤弹”,对付小鬼子的步兵,这就是大杀器。
“嘿,这东西好啊,小鬼子的机枪和掷弹筒就不让人害怕了。有这东西,他们赶过来,老子就一炮轰死他!”
还是老兵有经验,他一听就知道,眼前这种卵形的飞雷是对付步兵的利器。
虽然他不懂得,战场上真正步兵火力的交锋发生在200~300米的距离。但他清楚,这种能及远的榴弹,弥补了中国军队炮火投射能力薄弱的缺点。尤其一听说是空炸,他就更感觉到爽了。
“不错、不错,打起来的时候,这东西谁也不准乱用,听我的命令再用。另外你那纸的事详细的告诉我们,大家都试着瞄瞄找找感觉。真要是有机会,打几发实弹更好!”
除过这样的武器之外,在随后他们还看到了一些说话叽里咕噜的广西兵,那是李宗仁的直系手下。
士兵们并不清楚,他们来这儿做什么。只见这些士兵,在地下挖出来一个个深坑。跳起来看,那是梅花形的炮兵阵地,都用交通壕连在一起。
他们的武器是一个盖着防水布的东西,没人知道那是什么玩意。它装在一辆四轮大车上,想在哪个位置呆着就能到哪个位置上呆着。根据防雨布不同的形状,士兵们猜测那可能是两种秘密武器,至于到底有多秘密,那就不是他们能够知道的了。
但除过那两种神秘的不得了的武器之外,他们看到了另外一种武器。
那是一个汽油桶,外面似乎还固定了几道铁环,然后就那样斜斜的放在地下,地下有个能调高低的木架子。
这种大家伙的弹药更夸张,那是一个大木盘,木盘上全都是那种“冰雹人员杀伤弹”。
“我的姥姥,这么大口径的家伙我还是头一次看到过。”
听到他们的话,广西兵满神气的来了一句。
“放心吧弟兄们,有我们桂军在,他小鬼子的步兵敢看一眼我们台儿庄,都把他们眼珠子抠出来!”
“瞧瞧你那得意的模样,这汽油桶也能做大炮。真的轰起来,你小子小心别没轰到别人,自己先炸了膛!”
坐在那儿,抽着大号的水烟筒。这是广西、广东、云南、四川人常用的水烟筒。大毛竹水烟筒,吸起来咕噜、咕噜的直响。
“呸,你懂个屁,咱们老总说了,这玩意叫天女散花,一炮下去那就是鬼哭神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惊涛骇浪》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