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章 字无百日功,只怕一日空(1/2)
“干笔先要水润,醮墨只着水皮。_x¢i\a·o_s/h_u/o?g*u.a′i`.!n~e`t\”
磨好墨润好笔,苏有才铺开一张尺许见方、粗糙泛黄的土纸,又教导苏录道:
“纸以黄色质粗为宜,忌过滑过白,当然那种纸我们也用不起。”
“东坡先生有云,楷生行,行生草,楷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跑,必须循序渐进。不会立就想走,不会走就想跑,一定会摔得很惨。”
“当然毋庸讳言,我们读书先是为了举业,单就举业而言,楷书即足矣。所以为父只教你楷书,但只要打好基础,将来若有兴趣,自学行草也非难事。”
“明白。”苏录点点头,他又不想当书法家,考试用不着的东西,一点不学才好呢。
“楷书的话,如今天下蒙童都学姜字体。”苏有才便在纸上写下几个平稳端正、圭角鲜明的大字。
苏录瞪大眼看着,没想到老爹的字这么拿得出手,苏有才却面无得色道:
“我这字便是摹的姜楷《千字文》,天下读书人也大都这么写字。盖姜字虽吃力,但点画分毫不苟,作字之时,能令此心不放、此心不粗。佻达纵横者厌之,以为欠苍劲、欠自然,而不知有益于性灵也。”
顿一下他又忍不住吐槽道:“其实是因为考试只能用台阁体的缘故,姜字就是最正统的台阁体”
“这也没什么不好。”苏录却很能接受这种千篇一律。后世他还学过衡水体呢,为了考试嘛,不丢人。他只担心自己学不会:
“只是短短一百天,儿子能学出个样来吗?”
“一百天够了。”苏有才颔首道:“东坡先生还说过,‘字无百日功,只怕一日空。’就是说写字不难,三个月便能入门。但怕就怕中断,要日日勤练不辍。”
顿一下,又吩咐道:“你当每日早起习字半个时辰,下午再习字半个时辰为度,写时一气呵成,不可中断。¢E·Z+小`说^网` ^无+错^内¨容^”
“是。”苏录一听高兴坏了,三个月能入门实在太好了。一百天后正好去考试,苏家老祖宗太给人信心了。
“那该怎么练起呢?”他兴致勃勃问道。
“先学执笔。”苏有才便给苏录拿了支秃笔,然后教他‘??押钩格抵’五字执笔法。
这五个字映射执笔时五指的作用,简单说就是大指食指紧按笔管,中指钩向内、无名指小指抵向外。
“手背要圆,掌要虚,指要实,腕要悬,管要直。”苏有才一边手柄手纠正苏录握笔,一边解释道:“掌虚则运用便利,指实则筋力平均,腕悬则肉不衬纸,管直则字字中锋,左右皆无病也。”
“楷书执笔宜近笔头,写小楷的话主要是以指发力”苏有才便仔细教了他指法运用,末了吩咐道:“你现在最要紧的是训练控笔,所以明日上午,画横竖斜杠各一百道,粗细长短间距,要尽量一致。然后下午再来一遍。”
“是。”苏录赶紧记下作业。
书法课结束后,苏有才又教苏录学习《声律发蒙》。
该书全文五千字,按二十个韵部划分,每章以对仗句式构成。专为蒙童学习音韵对仗设计。哪怕不学作诗,也能让蒙童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这都是写作的基本功——
“天对日,雨对风。九夏对三冬。
祥云对瑞雪,滴露对垂虹。
杨柳池塘风淡淡,梨花院落月溶溶”
优美的文本,让人诵读起来都心旷神怡,十分享受。苏有才听苏录念完一遍,帮他反切了几个生字,便笑道:
“这书还有个好处,就是不用按顺序背,也不用一字不落的背。+小`税^C?M·S- ^首`发^口试的时候,肯定是书院的人说上句,让你对出下句。比方我说‘树正影无偏’,你就要对‘源清流自洁。’不会倒过来问,也不会上下句都让你背。”
说着他狡黠道:“所以上半句耳熟能详即可,重点是记牢下半句不出错。”
“明白了。”苏录高兴地点点头,老爹也一点不死板嘛。
其实他不知道,苏有才教他书法的时候,已经是用最简洁的步骤了,那是一点用不上的都没教。就为了让他到时候,不至于因为写字太丑落选。
老爹虽然觉得希望缈茫,但还是挖空了心思,帮他备战啊
今晚教的东西不多,苏有才早早就下课了,打着哈欠上床睡觉。
苏录先把笔砚洗刷干净,然后坐回桌前,开始背诵《声律发蒙》。他很快发现,这玩意儿比‘三百千’还容易记忆,不仅押韵而且对仗,还有强烈的画面感,用图象记忆法简直嘎嘎乱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状元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