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九章 夏哥儿太忙了(2/3)
p>
而主动学习,会记住超过一半的内容——若将学习内容教授给其他人,更是可以记住九成!它也是最有效的知识留存方式。
费曼学习法就是创建在这个原理上的,即通过教程的方式来加深学习理解,达到高效留存知识的目地。
但教程的前提是理解,如果你不能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某样事物,那么你就没有真正理解它。所以应把授课对象定为八岁的孩子,用最简单的语言,把知识跟对方讲明白。
苏录身边只有三岁的小孩,除了吃什么都听不懂。
其它人里,奶奶耳背,爷爷最近火大。大伯小叔都念过书,小姑一听讲就睡觉,而且睡眠质量可高了。大伯娘更不用想
显而易见,唯一合适的,只有二哥这位‘二八大男孩’了。
可是都说了不做压力怪了呀。哪能老照着一只羊薅毛?
他再次提醒自己,苏录啊苏录,不能再打二哥主意了!
“孟子问齐宣王:‘如果大王有个臣子,出使楚国前,把自己的老婆孩子托付给朋友照顾。等他回来,老婆孩子却在挨饿受冻,对这样的朋友该怎么办?’齐宣王干脆道:‘绝交。’”
“孟子又问:‘如果你的司法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属,该怎么办?’齐宣王说:‘撤他的职。’”
“孟子接着问他:‘如果一位国君,把国家治理得很糟糕,那又该怎么办呢?’这次齐宣王却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一边去了。”
苏泰竟听得十分入迷,这时不解问道:“他为啥不接茬啊?”
“因为孟子说的就是他。之前两件事,不过是为了批评他所做的铺垫,他已经掉进了孟子的陷阱中,所以没法回答。”苏录便尽量用简单的白话解说道:
“齐宣王象这样惧怕自我批评,又以向地位低的人请教为耻,这种人不足以共谋大事。所以宋代大儒赵顺孙说:‘这段对话是在说君主与臣子,上级与下级,都应恪尽职守,不玩忽职守,方能保自身平安。’”
“原来如此。”苏泰这下明白了,高兴拍手道:“这个故事太好了,孟子说的很有道理,但我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哪里怪呢?”苏录虽然时间很紧,但还是耐心跟二哥讨论。他真心想帮二哥多学点‘大道理’因为武举也要考策论的。
“咱得好好想想。”苏泰却很自觉道:“等想明白再再问你。”
“好,二哥随时问我,小弟竭诚解答。”苏录璨烂笑道。
苏录是真高兴啊,二哥能发问,就代表他听懂了。
而自己所有的讲解,都来自朱熹的注释。能让二哥听明白,说明自己已经彻底理解了这一段,也就不担心会遗忘了。
所以二哥只要有一空,他就拉着二哥开讲。第一遍讲述时,不可避免会出现卡壳,还有二哥听不懂的地方。
而这些地方正是他知识的薄弱点。带着这一宝贵的反馈回到学习中,如是反复,直到彻底解决这些薄弱点,就彻底掌握了要学习的知识。
这种学习方法极其高效,当然代价也不小,除了十分费二哥之外,还特别的烧脑。光靠小姑每天供一个蛋,根本补不上。
眼看着苏录一天天消瘦下来,大伯娘终于在大哥的指示下,格外开恩,让他每天吃个蛋,这样他就有两个蛋了
苏泰更是抽空就上山下河,给他采松子,挖天麻,钓鱼摸螺加营养,这才让苏录的身体没垮掉,他自己却瘦得下巴都尖了。
可把苏录心疼坏了。哎,苏录呀苏录,你该如何报答二哥?
亲人这样对自己,苏录已经完全没有退路了,只有考上书院才能有个交代!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入冬。
虽说大西南冬无严寒,但这地儿冬天也不点炉子啊!
白天还好说,晚上念书的时候十分难挨本来夜里就够冷的了,为了排松明灯的烟还得开一点儿窗户。山里的小寒风嗖嗖往身上钻,那滋味何止销魂,简直蚀骨。
唯一的好处是绝对不会犯困
幸好老太太给孙儿们做了棉鞋,穿上总算不冻脚了。可还是冻手冻耳冻鼻尖啊!
苏录给自己起了个号叫‘苍营子’,因为写一会儿字,就得搓一搓手,起来活动活动身子,不然血流不畅,人都要冻僵了。
他却从不觉得辛苦,坚持完成每天的繁重计画,一丝不苟、一日不辍。
渐渐地,他的字越写越象样,至少是横平竖直、方正规矩了,再不会让人看了就难受了。
还有个好消息,是他的‘四书章句集注’已经背完了两本——《大学》和《论语》,下面就要学《孟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状元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