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5 章 金山寺(1/2)
扬州,建安郡,金山寺。\鸿*特·暁+税`惘+ !免+费*跃`独`
前朝末年,战乱不断,人们不如草芥,百姓纷纷上山避世,大多卖身于寺庙之中,为奴为婢,只求活命。
虽然世道大乱,但天下诸寺却借此乱世,广罗人才,等到大乾朝一统天下时,天下佛寺这才纷纷重新开山。
这时候,天下修士才惊奇地发现,原来佛门竟已发展到如此地步。
而佛寺繁盛,尤以南国为重。
就连当年的大乾太祖皇帝,都不由得感叹一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就连大乾太祖都觉得佛门势力庞大,当年天下佛门到底有多强盛,可见一斑。
佛教自传入九州以来,从未有当年那般,如此强盛的时候。
每每想到那个年代,佛门弟子都无不自豪地称上一句:“万佛归宗。”
然后盛极一时的佛门,就迎来了大乾朝连续三代皇帝的佛门大清洗运动,俗称“灭佛。”
如日中天的佛门,在大乾朝三代皇帝的精心关爱下,如同被打断脊梁骨一般,就此被打压下去。
当年南国四百八十寺,在三代皇帝的努力下,消失六成以上。
有的是死战到底,全寺死绝,有的就地崩溃,做鸟兽散。
剩下来的,要么是势力微小,要么是臣服朝廷,要么就是收缩势力,就此不问世事。0~0,晓+税·蛧. -追!蕞\歆~璋~洁,
金山寺就是当年那个“万佛归宗”的佛门盛世,所崛起的大寺之一。
虽然不如佛门之中执牛耳的那几个大寺,但在整个江南,还是占据一席之地。
说实话,当年与金山寺能够拥有同等势力的大寺,十个之中,有九个都倒在了大乾朝廷当年的灭佛运动之中。
但金山寺却仍旧屹立不倒,一直延续到今日,仍旧香火不断。
可谓是:十个寺庙九个倒,剩我一个不死鸟。
要问为什么金山寺能够躲过大乾朝的清洗,那就不能不提起他们的处世智慧了。
在江南诸寺都还在对新建的大乾朝廷观望之时,那一代的金山寺住持,便毫不犹豫地对朝廷献上了膝盖。
除了膝盖,他还向朝廷奉上了江南诸寺的分布图,以及各个大寺的诸多隐秘,和修行法门及其克制之法。
在朝廷清洗佛门的时候,也是金山寺第一个跳反,狠狠背刺佛门,身先士卒。
俗称:佛奸。
等到朝廷清洗完江南佛门之后,金山寺并未得到什么奖赏,当然,也并未得到任何惩罚。
只说到底,大乾朝廷,也瞧不起这群背叛同门的行径。
对于大乾朝廷来说,金山寺价值最大的时候,就是他们背刺佛门的时候。
现在江南佛门都被清洗了干净,金山寺自然也就没什么作用。/二+叭¨墈′书?枉* /首¢发^
只是金山寺毕竟立了功,也不好清理,便也就不奖不惩了。
自那以后,金山寺便老老实实地待在江南,不敢扩张势力,只敢一直维持原样。
毕竟灭佛的血腥刚刚过去不久,如果还想在江南继续发展,发展成雄霸一方的大寺,那就是秃头欠砍了。
朝廷是不可能坐视佛门做大的,真当朝廷的大刀砍不动人了是吧?
而今日,金山寺不同往日。
倾盆而下的瓢泼大雨,打湿了依托在三金山上的金山寺。
金山寺众僧跪坐于佛堂之前,对着堂上的佛祖和众佛金身,不断念诵佛经。
佛堂之中,焚香不断,白烟袅袅,一闻便知,是上好的香。
而佛堂之外,山顶之上,在风吹雨打之中,青铜大钟不断敲响,带上丝丝悲意,昭示着一个令金山寺众人悲伤的事实。
法明方丈,于昨夜圆寂。
他的尸身,正摆在满天佛陀的金身之下,金山寺众僧今日齐聚于此,就是为昨夜圆寂的法明方丈,诵经祈福。
坐在众僧之首的,是一个面容年轻的英俊僧人。
纵使青丝落尽,仍然掩盖不了他的俊美,手中握着一串有着黑玉光泽的佛珠,不停地念诵着大悲咒,看着十分悲伤。
“首座,到时辰了。”,身后的监院出声提醒。
跪坐在最前方的慈济首座,这才缓缓睁开双眼,扫视一圈身后众僧,叹了一口气,将佛珠握在手中,轻声道:“开始吧。”
慈济与金山寺几位长老,一同抬起法明方丈的尸身,朝佛堂之外走去。
佛堂之外,一鼎大炉,正在狂风暴雨之中,熊熊燃烧。
这是金山寺的老传统了,每一任方丈圆寂,都要丢到此炉之中,烧成舍利子,供奉在佛堂之中。
而身为首座的慈济,在法明烧成舍利子之后,就会顺理成章地继承法明的方丈之位。
众僧走在雨幕之中,缕缕金光,聚成一口金色大钟,护住法明的尸身,不至于被暴雨打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斩天拔刀术》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