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章 大帅,刀下留人啊!(2/2)
平定叛乱,这样一来,湘军在东南方向的威胁便完全解除。
此外,两广地区的动荡不仅会牵制大量清军兵力,还会严重破坏朝廷的财政收入。
要知道,此时朝廷的大部分贸易活动都集中在两广地区,而这里的关税收入几乎占了国库的一半以上!如今朝廷精力和兵力被分散,国库收入锐减,养兵己变得十分困难。
在此情形下,要在短时间内组建一支新式军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此,他们只能依靠李鸿章的淮军。
然而,仅凭淮军的力量,湘军显然有信心能够战胜。
更何况,李鸿章并非愚钝之人!一旦他看清双方实力悬殊,淮军未必会为朝廷卖命,反而极有可能重新投靠曾国藩这位恩师,助其一同讨伐朝廷。
所以,在这个时代,如果曾国藩的湘军选择反叛,成功的几率远比历史上要大得多。
也正因如此,曾国藩动了心思——他想反了!
尽管心中己有反意,但曾国藩并未贸然行事。
他开口问道:“赵先生,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应对?”
这位白衣文士姓赵,名烈文,是曾国藩麾下的首席谋士,对他的建议,曾国藩向来言听计从,极为信任。
赵烈文缓缓说道:“朝廷内外交困,内有捻军与太平军残部作乱,外有洋人步步紧逼。
即便我们不动手,他们在五十年之内也必定会覆灭!”
赵烈文一语断言朝廷必亡,这让曾国藩兄弟二人稍稍安心。
若朝廷气数未尽,他们的反叛岂不是逆天而行,注定失败?
不过,赵烈文随后的话语却显得格外谨慎,并未盲目自满。
“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想要一举推翻朝廷,绝非易事!”
曾国藩对此深表认同:“不错,虽然朝廷眼下内外交困,但他们控制的地盘仍远多于我们,人口和财力亦是我们难以匹敌的!”
“大帅英明,正因为如此,若决定起兵,我们必须首取黄龙,首接进攻京师,拿下京城!”
赵烈文接着分析,“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湘军内部必须团结一致。
否则,若有人向朝廷告密,我们的作战计划将很难实现!”
赵烈文的话让曾国藩心中一震,随即对曾国荃说道:“国荃,你去办一件事!”
说完便在曾国荃耳边低声交代了一番。
曾国荃听完后眼神中闪过一丝凶光,杀气腾腾地点头回应:“大哥放心,我一定把这件事处理妥当!”
说罢便离开大帐。
片刻之后,曾国荃秘密带人行动,以各种借口逮捕了那些之前未曾为自己求情的人,并接管了他们的部队。
曾国荃当日那番言辞,无疑是受曾国藩指使,意在试探湘军诸将的态度。
那些对朝廷并非衷心之人,必然会站在曾国荃一边为之求情,这便表明他们与湘军同气连枝。
而对朝廷较为忠心者,则会因曾国荃那番大逆不道之语而生反感,不仅不会为他求情,甚至巴不得他死。
这些人虽忠于朝廷,却未必忠于湘军。
因此,曾国藩断然不能容忍他们的存在!清理掉军中的异己后,整个湘军上下再无忠于朝廷之人,留下的都是效忠于曾国藩、愿意追随他成就大业的将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此前作战中,我军装备损失严重!”
“当日与那艘来历不明的神秘军舰交战时,火炮的重要性显露无遗。
因此,大帅,我认为应当加强与松江洋人的联系,设法争取洋人支持,并大量购入洋枪洋炮以充实军备!”
除了清除异己,赵烈文还深刻认识到火器的重要性,因而建议曾国藩提升湘军火力,以便日后行动更加顺利地攻城略地。
对此提议,曾国藩极为重视,随即派遣亲信前往松江与洋人接洽。
……
占据天京地区的曾国藩正密谋反叛,南边的林文也未闲着。
在佛城与粤城招募兵员后,汉军规模扩充至一万五千人。
短短三日内,竟有一万两千人踊跃报名参军。
随着洋人将本国商品低价倾销至天朝,本地产品滞销,众多农民和手工业作坊相继倒闭破产。
许多人失去生计,纷纷涌向粤城等通商口岸充当苦力,在码头打工。
这些人体格健壮,为了争夺生意时常与其他人群发生械斗,纪律性与战斗力均颇为出色。
不想错过《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