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2章 唾手可得的目标!(2/2)
主力,赢得了“欧洲宪兵”的美誉。
这使得他们的信心大增:若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与多国联军僵持不下,面对日不落帝国手下败将的清军,岂不是更加游刃有余?
基于此判断,罗刹国迅速调整了自己的扩张方向。
既然在黑海一带难以突破,继续南进将遭遇日不落、高卢和奥斯曼等多方围堵,不如转向东方——这块既庞大又衰弱的肥肉,显然是唾手可得的目标!
果不其然,这种战略转移很快便显现成效。
而此时正值清廷内忧外患之际,内有太平天国起义,外有日不落和高卢侵略者虎视眈眈,无力顾及其他。
在这种境况下,面对罗刹国步步为营的压迫,清府根本不敢轻易招惹,只能一再妥协,以满足对方的需求,将大片领土拱手相让。
然而,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犹如抱柴救火,柴不尽火不熄。
通过割地来取悦罗刹国的行为,并未平息其贪婪之心,反而刺激了对方更大的欲望!在彻底吞并天朝之前,每一次的土地出让,都只会让罗刹国的野心愈发膨胀。
长此以往,终有一天,清府会无地可割,进而走向覆灭。
而这一次,罗刹国使者前来,自然不会带来什么好消息。
“尊敬的清帝国皇帝陛下,我谨代表我国沙皇陛下,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我们罗刹国得知贵国遭遇叛乱的消息,深感遗憾。
沙皇陛下特意派遣我来表达慰问,并展现我们的友好之意。
我们愿意出兵协助贵国平定内乱!”
这位罗刹国使者表面上显得彬彬有礼,言语间也尽显客气。
但若仔细观察,便可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中透着一股傲慢。
同治皇帝年幼,实际执掌大权的是两宫太后。
作为罗刹国使节,他不可能不清楚这一情况,却故意忽略了垂帘听政的两位太后,径首向同治皇帝行礼。
不仅如此,当他见到皇帝与太后时,既不下跪,也不鞠躬,而是凭借自己的身高优势,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们。
这令慈安太后心中极为不满,在场的大臣们也多有愤慨。
然而,想到对方是罗刹国使节的身份,慈安太后和大臣们即便心怀怨气,也不敢发作。
毕竟,此时朝廷内外交困,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即便是平常时期,他们也不敢得罪这些洋人。
在清廷看来,这些外国人时刻都在寻找机会,制造借口,意图挑起战争。
因此,必须尽可能避免给对方任何开战的理由。
但一旁的慈禧想法却有所不同。
当听到对方表示愿意提供援助,帮助平定国内叛乱时,她内心大喜,仿佛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尽管她从未见过洋人的军队,但在过去两次鸦片战争中,清军在洋人面前屡战屡败的情景让她印象深刻。
就连被朝廷尊为战神的僧格林沁,也在八里桥之战中以优势兵力进攻洋人,结果却是惨败而归,自身损失惨重,敌人却毫发无损。
这一系列事实进一步加深了慈禧对洋人实力的敬畏,于是她立刻对罗刹国使者的提议产生了兴趣。
“不知贵使能否详细说明一下,贵国打算如何协助我们平定叛乱?”
不等慈安太后开口,慈禧便迫不及待地问道。
慈安太后听了她的话,微微皱眉望向她,随即注意到慈禧脸上满是热切的期待,那双眼睛仿佛闪烁着光芒。
尽管她心知肚明,世上没有不劳而获之事,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馅饼。
既然对方愿意派兵相助,背后必然隐藏着极为苛刻的附加条件!
然而,慈禧似乎完全没有察觉到这一点,或者即便她明白这些,也完全不在意!
毕竟,借助罗刹国的力量,或许确实需要割让部分土地给对方。
但若拒绝这份援助,叛军很可能首接摧毁清廷,到那时朝廷覆灭,土地再与他们何干?
因此,相较灭亡而言,割地不过是小事一桩,对此慈禧自然毫无异议,欣然接受。
然而,慈安太后却态度坚决,一眼便看穿了罗刹国的企图,于是冷冷回应道:
“不必了,这是我国内政,我们自会解决。”
“哦,是这样吗?真是令人惋惜啊!”
罗刹国使节听闻慈安太后的回答后,摇了摇头,露出一副遗憾的表情。
“不过,若是你们不愿接受我们的帮助,恐怕我们就得另寻合作伙伴了。”
罗刹国使者的这番话己近乎赤裸裸的暗示,在场清廷官员无不心知肚明:
若不答应他们的条件,不与之合作,他们便会转向南边的曾国藩寻求联盟!
不想错过《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