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章 给点参与感罢了(1/3)
省大学生网球联赛·八强赛日,热浪滚滚。?l?a,x!s^w¢.*c¨o,m^
星海大学所在的比赛球场外,未开赛己水泄不通。三脚架林立如阵,长焦镜头短炮紧锁场内,录音笔与战术分析平板密布,如同一片紧张的“观察阵地”,所有的焦点都聚焦在那抹深蓝身影上。
VIP观众席,泾渭分明,暗流涌动。
左侧黄金位置,京海体育大学旗帜鲜明。主教练彭建国眉头微锁,双臂抱胸,指尖无意识地轻敲着手肘,身旁的助理教练和分析师正低声快速交流,平板屏幕上反复播放着林翼的比赛剪辑和数据图表。
他们的王牌,“小钢炮”宋天宇,并未与团队同坐。他独自一人,隐在稍后排的阴影里,深色棒球帽压得很低,大半张脸藏在帽檐下。唯有那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穿透攒动的人头,死死锁定在场地中央那个正在做最后热身的深蓝色身影上。
他双臂环抱,姿态看似放松,但微微前倾的肩膀和绷紧的下颌线,暴露了他全神贯注的审视。
右侧,则是华东体育大学的“观摩团”。王牌周明哲坐在教练组前排,惯有的从容被凝重取代。他手中虽无纸笔,但那深邃的目光如同高速摄像机,精准捕捉着林翼热身时的每一个细微动作——手腕的发力节奏、击球后的重心转移、步伐的流畅度……他身边的队友们神情各异,好奇、探究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交织。
更引人注目的是看台第二排。江东理工大学和南华体育学院——这两所邻省的传统网球强校,教练组竟然全员到场!
他们低声交谈,目光锐利,带着一种如同研究课题般的专注,显然此行只为近距离观察那个搅动风云的“魔球发射器”。
而更令人意外的是场边的专业摄像机——“国家体网”的标识赫然在目! 这家顶级体育媒体,向来聚焦ATP巡回赛与国家梯队,如今竟派专人全程跟拍省级大学生联赛,甚至还配备了手持反光板的摄影助理,这份重视程度堪称破格。
《京海体育频道》首播台前,解说张诚与苏芸调试话筒。
“观众朋友们,欢迎收看八强赛首播!”张诚的声音沉稳有力。
苏芸接话:“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现场的热浪!一场省级八强赛,却吸引了顶尖强队、邻省豪强,甚至‘国家体网’亲临——所有焦点都汇聚在星海大学的新锐黑马林翼身上!”
张诚补充:“上一轮,林翼以统治级表现夺冠热门陈帆,标志性的‘外旋发球’和碾压级掌控力令人震撼。今天的对手郑子瑜以底线扎实、韧性十足著称,但缺乏一击制胜的武器。关键看点在于:面对实力落差的对手,林翼会速战速决,还是有所保留?而他外旋发球的稳定性,更是全场专业人士评估的核心指标。·捖* - ′鰰~颤¨ .勉/费-阅,黩′”
苏芸提醒:“郑子瑜的韧性不容小觑,若林翼稍有轻敌,比赛恐陷入拉锯战。”
镜头扫过观众席:彭建国的凝重、宋天宇的凝视、周明哲的沉思、邻省教练组的专注记录——无声印证了解说的判断。
通道口, 林翼慢悠悠地晃了出来。
深蓝的校队T恤,拍包随意地搭在肩头,头发还带着点湿意,像是刚冲完澡,带着一身清爽闯入这片燥热。
他没戴墨镜,却自带天然的镜头感——刚一露面,闪光灯群便像海浪般此起彼伏,在他周身镀上一层流动的银辉。
“林翼!对战郑子瑜,你的策略重点是什么?”
“林翼!对手实力在你之下,会考虑再送一个双蛋吗?”
“林翼!上场赛后传闻你有练习新招,是真的吗?”
“林翼!外旋发球技术引发热议,你认为它有职业潜力吗?”
话筒丛林几乎递到面前,快门声密集作响。
林翼停下脚步,单手懒洋洋地抬了抬帽檐,露出一张清爽、带着少年气的脸,冲着镜头和人群绽放出一个极具亲和力、堪称杂志封面级的招牌微笑:
“今天这场啊……没太多准备。” “主要是来热热身,顺便给大家表演点‘小花活儿’助助兴。”
“放轻松,享受比赛就好。”
话音落下,他转身迈步入场。声音温和,语气轻松,却像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瞬间在观众席和媒体区漾开一片兴奋的涟漪。不少人忍不住嘴角上扬。
“啧,这范儿……”
“骚是骚,但还挺有风度?”
球场对面,郑子瑜深吸一口气,默默握紧了球拍。
他实力不弱,凭借扎实的稳定性和中远距离削球稳扎稳打跻身八强。但此刻,一种远超比赛本身的压力感笼罩着他。
林翼太火了,火得超出了一个大学生联赛新秀应有的热度。这份热度并非炒作,而是一场接一场冷静、高效、如精密仪器般的碾压累积而成。
三盘双蛋?发球首角拐弯?那些在别人比赛中堪称十年难遇的“神仙球”,在他这里不过是“基本操作”。
“再强……也不是不可战胜吧?”郑子瑜低头看了看拍线,掌心微微出汗,“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他们说我打的不是网球》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