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章 歼-8Ⅱ型大改(2/2)
不然的话整个一百篇论文,都是轻轻松松的事。
这时候写论文,可不是用计算机,而是手写论文。
手写论文不仅仅写字慢,更麻烦的其实是画图,需要在坐标纸上面手绘然后粘粘贴去,不是ctrl+v那个粘贴,是用胶水的、物理的粘贴。
不同的论文,除了陈羽外,其他论文作者都是跟着变。
每一篇论文,大概前后需要十天时间。
这一天,发工资了,陈羽看着领到手的工资,脸上都不由得露出喜意。
他的工资由四个方面构成,分别是国家对博士生的补贴、歼-7改科研项目的补贴、601所发放的工资、歼-82科研项目的补贴。
其中国家对博士生的补贴,他因为是北航博士生,又是参与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补贴是最高档的80元/月。歼-7改科研项目的补贴,他作为副总师,每个月补贴是280元。601所发放的工资,按照毕业博士生标准发放,每个月138元。歼-82科研项目的补贴每个月是280元。
这使得陈羽每个月的工资达到了778元,这妥妥是高收入标准。
要知道,如今城镇职工平均每个月收入是60~70元,工人的话普通工人40~50元/月,技术工人50~60元。
陈羽想了一下,将500元寄回家。
陈羽这一世是来自闽省,父亲是基层干部,母亲是一名老师,家里除了陈羽外,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姐姐已经嫁人,妹妹则是正在读高三。
这个家很普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跟大家一样都是穷得明明白白的。要不是陈羽被破格允许参加高考,高考考了高分被北航录取,读大学有国家补贴不用花家里钱,他妹妹陈玉莲甚至都会辍学,更不要说读高中了。
记忆中,陈羽和姐姐、妹妹感情很高,要不是他一直坚持,妹妹甚至可能初中毕业就不会再读了。
重男轻女,在这个时代太普遍了。
陈羽家里,也不例外。
写了一封信,以及500块钱,经过审核之后,寄了出去。
陈羽留下近300块钱,够他生活所需。
不想错过《1981军工仿真器》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