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3章 霹雳-3改空空导弹(2/2)
一种冲动,那就是将个人电脑研发出来,用来提升工作效率。
看了看天色,陈羽将图纸放好。
他的这些图纸,涉及到空空导弹,属于军事机密,保密级别非常高,按照霹雳3空空导弹的保密级别执行。
除了陈羽外,也就只有钱永强可以调看。
陈羽去了北航计算机室,这里有着一台djs-050微机。
中国计算机从1958年开始发展,已经走到了第三代了。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研制,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研制,第三代基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研制。
1973年,由北大、京城有线电厂和然画布等有关单位共同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150机,该机字长数48位,每秒运算100万次,主内存130k,主要用于石油、地质、气象和军事部门。
1974年清华等单位联合设计,研制djs-130小型计算机,此后共13个机型先后研制成功,逐渐形成了我国第一种国产djs-100系列机。这djs-100系列机应用范围不再用于军事领域,而是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军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承担了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过程控制、数据采集、信息和事物处理等方面的工作。
1977年4月,安徽无线电厂、清华和四机部六所联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050机,从此揭开了中国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史。1979年,中国研制成功仿8080的4片微处理器和多片的6800微处理器,随后研制单片的仿8080与6800微处理器。
北航的这台djs-050机,便是在此基础上研制出来的。
陈羽的手放在djs-050机上,一下子虚拟面板便形成了djs-050机三维图,同时形成了一整套设计资料。
陈羽便开始在djs-050机的基础上,创建科研任务。
仅仅是djs-050机,肯定无法满足陈羽的要求。
哪怕因为受限于工业水平,无法达到以后计算机的程度,但是陈羽也想搞一台计算机,可以达到这个时代的顶尖水平。
至于芯片这一类,因为歼-7改需要用到大量的芯片,有关单位已经根据陈羽提供的芯片技术,早已在进行生产,虽然只是很小批量生产,但是完全可以满足陈羽研制计算机所需。
不想错过《1981军工仿真器》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