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章 太极殿议政(1/2)
次日。¢叁¢叭!看′书^旺/ ?庚+鑫,嶵^全`
李承乾被宦官唤醒,就迫不及待地坐在床上查看面板。
当他看到面板军队那栏信息显示:羽林军士兵x100,面露欣喜。
他多么害怕这是一场梦。
庆幸的是,这都是真的。
既然如此,那么,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他要做的事情,那就是蛰伏。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想到这里,李承乾洗漱一番后,就朝着太极殿走去。
在路上,他已经通过旁敲侧击,从宦官口中了解到朝堂的一些情况。
此时,三省长官的尚书省左仆射是萧瑀,为李渊旧臣,支持李世民,而右仆射是封德彝,原为李渊心腹,玄武门之变后投靠李世民,但此人如今身体多病,时日不多。
而三省长官的尚书省尚书令,本来是李世民,登基后空缺,因他曾任此职,后不设。
中书省中书令是房玄龄,为李世民心腹,“秦王府十八学士”之首,现为摄中书令,到明年贞观元年才为正式任中书令。
三省长官门下省侍中是宇文士及,为李渊旧臣,但倾向李世民,现为摄侍中,到明年贞观初年正式任侍中。
其他重要朝臣还有:
吏部尚书:长孙无忌,李世民舅兄,心腹谋臣,现为摄吏部尚书,到明年贞观元年正式任吏部尚书。
兵部尚书:杜如晦,“房谋杜断”之一,李世民核心谋士,现为摄兵部尚书,到明年贞观初年正式任兵部尚书。
户部尚书:裴矩,隋朝旧臣,李渊时期留用,目前仍掌户部。
礼部尚书:唐俭,李渊旧臣,玄武门之变后归附李世民。-6_吆~看?书?枉/ ~追`醉~新_章`节?
刑部尚书:李靖,原为李渊将领,后支持李世民,目前任刑部尚书。
工部尚书:屈突通,隋唐老将,李渊旧部,目前担任工部尚书。
十二卫大将军:
尉迟敬德,玄武门之变功臣,统领禁军。
秦琼,李世民心腹,任左武卫大将军。
程知节,程咬金,右武卫大将军。
张公谨,玄武门之变策划者之一,任右武侯将军。
天策府旧部:
李世民的秦王府旧属多被调入中枢或地方,如段志玄、侯君集等。
至于历史上有名的李建成、李元吉党羽如王珪、魏徵一度被贬,目前未曾听过。
如果史书记载无误,到了明年贞观元年,才有可能在朝堂上看到王珪、魏徵等人。
从整个朝堂上核心位置担任的官员来看,几乎都是李世民的人,或者支持李世民的。
不得不说,李世民已经将朝廷的权力控制在了自己手中。
从这方面来看,李世民的能力是很强的。
他觉得,未来蛰伏的时候,或许,还可以向这位历史上有名的天可汗学习学习。
如果将他的本事学到了,那么,对于自己未来掌权整个大唐还是很有利的。
当然,如果是他掌权,那么,到时候兵马在手,对于世家的态度,他可不会妥协。
虽然他人在东宫,但是,宫中的一些风吹草动他还是知晓的。
譬如,那些世家想要编个族谱。¢衫`叶`屋· ~已¨发?布`最?薪′蟑.结′
那么,他将来完全可以对着族谱清理掉那些人。
在宦官的提醒下,李承乾这才出了东宫,往太极殿走去。
只是,当他抬头看到天空还是黑沉沉的一片时,有些蚌埠住了。
这起的也太早了,估摸着这个时间是在寅时之前,也就是凌晨两点多的时候。
上个朝,竟然起这么早,实在太过逆天。
等他掌权的时候,一定要改变上朝的时间,他可是知道睡眠不足真的会折损寿命。
在宦官指引下,李承乾迈步到了太极殿。
他发现,他并非是来得最早的那个人。
随着他的出现,一大群人向他拱手行礼,“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挺直了身体,神色严肃,拱手回礼,“众卿免礼。”
之后,李承乾看到这些臣子纷纷让开了一条路,他迈步上前,走到御阶中段。
在唐朝的朝会礼仪中,太子的站位有严格规定,既体现储君地位,又需遵循君臣尊卑。
常规朝会时,太子站在皇帝所坐的御座正前方台阶中段,约在御座下方第三至第五级台阶,面北背南。
从左右方位来看,若皇帝面南而坐,太子通常稍偏东侧(左为上),与宰相、亲王形成三角布局。
在来之前,他也做过一番功课。
很显然,群臣没有人跳出来,说明他并没有什么问题。
站在自己所应该站的位置,李承乾面色肃穆,目光沉静如水。
这一幕,落在朝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唐:父皇玄武门,巧了,我也是》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