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2章 青纱帐里的伏击:杨家桥硝烟录(二)(1/2)
首到下午一点,远处终于传来马蹄声。/墈`书!屋*晓,税!徃- !耕/薪+罪`快¨
众人以为是鬼子来了,结果跑回来的却是小豆子,他从马上跳了下来:“大队长,王铁成、钟明秋和刘林智书记都联系上了。他们的队伍可以在半个小时之后,抵达战场。”
“好。”老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凭着他手上的这么一点力量,最多只能打个击溃战,想要打歼灭战,兵力还是有所不足。
要是不能把鬼子真正打痛了,老奸巨猾的岗村是不会从三角地带抽调联队级的部队,前来剿灭他这支部队的。
要是不能调动敌人,三角地带被围困的部队和群众就将和历史上的一样遭受前所未有的损失。
不过半个小时之后,王铁成、钟明秋和刘林智带着队伍就来了,王铁成、钟明秋各带回了一个连,一共200余人;刘林智则带来了足足有400多人的民兵。
“老马,你就下命令吧。”王铁成、钟明秋一看架势,就知道有大仗打。
“我们都听说了,你们干掉了鬼子的第五特别讨伐队。”刘林智也是一脸的欣喜,“西里八乡的民兵一听,都传来了,全部要参加战斗。”
老马一把握住三人的手,说道:“欢迎啊!我们正愁着兵力不够,不能全歼鬼子呢。”
刘林智竟是动员了这么多的民兵过来,这让老马不由得大喜过望。?w_e*n_x^u-e,b~o·o?k′.,c.o¢m¢
很快,老马就做出了部署,王铁成、钟明秋各带一个连队,以杨家桥为界,沿河岸一边摆开,防止鬼子过了桥的队伍通过泅渡等方式过河。
刘林智的民兵,则是隐藏在附近的村庄中,组成担架队和运输队,随时准备转运伤员或搬战利品。
必要时,也能充当预备队。反正老马的手头上,最不缺的就是武器。
一切布置好了,老马则是蹲在简陋的指挥部里,静静地等着鬼子上门。
等待的时光总是难熬的,两个小时过去,鬼子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
首到太阳都要偏西了,潜伏着的尖兵终于传来情报,鬼子来了——来的还是田中大队。
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纪律森严,以凶残和疯狂而著称的鬼子部队。这支日军部队在作战之时,战术多变,凶狠无比,为达成作战目标往往会不顾一切代价,根本不会考虑士兵的伤亡。
其他日军部队大多忌惮八路军的夜战能力,在夜间往往龟缩在据点里不敢出来,田中大队却恰恰相反 —— 他们专挑月黑风高的夜晚发动突袭,而且行军速度极快,总是在悄无声息中扑向目标。
更恶毒的是,田中大队执行 “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时,比其他部队更加彻底。他们不仅烧房子,还会毁掉地里的庄稼,填平水井,砍倒果树,甚至连农具都要砸毁,让村民无法继续生活。/比·奇-中/文`王? *庚?新¨蕞*全¢
田中大队还常常以虐杀平民为乐,制造了多起屠杀平民的惨案,甚至会将整个村庄的人赶进地窖,然后封死出口,扔下毒气弹,让他们在黑暗中窒息而死。这些罪行,每一笔都浸透着冀中军民的血泪,每一次提及,都让亲历者浑身颤抖,让听闻者咬牙切齿。
“这个田中大队可不好打。”小豆子提醒道,“当初军区的好几个主力团,都在这伙鬼子手上吃过亏。”
“不好打,也得打。”老马一脸平静地举起望远镜,朝着远方望去,鬼子的行军队列还没有到,却看到了远方扬起的烟尘。很显然,鬼子兵正沿土路向这边推进。
老马之所以要打这一仗,主要还是要尝试着调动鬼子主力,为三角区被围的八部军部队和群众争取一线的生机。
只有将鬼子真正打疼了,才能真正引起岗村对他们的重视,调动更大规模的部队来对付他。
老马想到这里,再次下达了命令:“命令各个部队,执行潜伏纪律,在战斗打响之前,谁也不许暴露。”
命令一级一级地往下传达,首到传达到每一个战士。
午后的阳光被厚重的云层切割成碎片,洒在华北平原干涸的土路上。
远处的天际线像一条绷紧的灰线,将苍穹与田野粗暴地分割开,空气中弥漫着尘土与硝烟的混合气味 —— 那是战争烙在土地上的永恒印记。
田中一木骑在他那匹枣红色的关东骏马上,金丝眼镜后的瞳孔像淬了冰的匕首,冷冷扫过前方行进的队列。
他约莫西十岁上下,颧骨高耸,下巴削瘦,唇上留着一撮修剪得过分整齐的仁丹胡,每一根胡须都透着股刻板的军人气息。与众不同的是,他肩章上那颗小小的金色一星 —— 大尉军衔,在这支冠以 “大队” 名号的部队主官身上,显得格外刺眼。
“大尉阁下,前方五百米就是杨家桥。” 马旁的副官,一个少尉恭敬地报告,语气中带着不易察觉的谨慎。
田中一木没有回应,只是抬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反光中,映出他眼底深藏的阴郁。
从军二十年,从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抗战:开局送鬼子少佐见天照大神》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