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卷 两情终相悦 第六十一章 恭迎圣驾(2/3)
啊。”
朱婉琦赶紧福下身子:“哪里哪里,陛下说笑了。这肃王府再威严气派。也不过是平常臣子家,哪里比得上皇宫有天子气象呢?”
“郡主真是会说话。”皇帝说,“怎么皇叔和王妃不在呢?”
“家父和家母去镇远侯家做客了。”朱婉琦还在不停地猜测着皇帝的来意,一面偷偷观察着皇帝的表情,“这个,家父和镇远侯不是已经秉呈陛下了吗?
“可能朕给忘记了。”皇帝轻松地一挥手,“本来还想找皇叔商量些事情,可他不在家,朕白跑这一趟了。”
什么事情非要到臣子家里来商量,想见肃王,一道口谕召进宫里就是了,管他做客不做客呢。
朱婉琦心里直打鼓,该不会是为了谢锦书而来吧。
可是似乎不大可能。
一来,不会有人知道谢锦书就在肃王府。那两个看门人笃定地告诉自己,绝没有人发现有一个女子在肃王府门前被装进了麻袋。
二来,日理万机的皇帝怎么可能为了一个普通的女子奔波?就算李慎和皇帝是好朋友,情谊非同一般,可是,一个皇帝,是那么好请得动的吗?一个三品侍郎而已,没那么大面子吧。
想到这里,朱婉琦说服自己不要慌张,神色也渐渐正常:“陛下。真是不巧啊。如果陛下有很要紧的事情和家父商量,不如婉琦派人去镇远侯家里将他叫回来吧。”
“不可不可。”皇帝连连摇手,“他们几个老朋友三年才聚一次,就这样给打断,朕也不会忍心的,再说,朕也没有特别紧急的事情。”
朱婉琦心想,既然没事,那就赶紧走吧。你走了,我好办我的事。
可是,她哪里敢这么说。只是心急火燎地看着皇帝,想等他自己开口说:既然皇叔不在,那朕就先回去了。
可是皇帝不知道是故意和这位堂妹作对,还是真的对这肃王府有些兴趣,站起身来说:“还好,郡主在家,朕不至于吃个闭门羹。”
一听皇帝已经这样说了,朱婉琦不能再装作什么都不明白,只好热情地相邀:“陛下,既然来了,那就别急着走,婉琦带你看看着肃王府的景致,虽比不上京城其他官邸富丽堂皇,可也有些好看的地方呢。”
朱婉琦之所以只是说“其他官邸”,是因为,京城里头只有两座王府。
一个是肃王府。
另一个,是静王府。
这位静王,就是当今皇帝的二哥、原来那位多病的二皇子。先皇的其他儿子,因为先前参与夺位大战,都被他给打发到各个偏远地方去了,并且永世不得回京。
可是这位静王从小身体虚弱,静王府紧闭的大门里面总是能飘出浓重的药味儿,而且,他在新皇即位不久就一命呜呼了,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娶亲,也没留下子嗣。皇帝出于对这位兄长的敬爱,将静王府锁了起来,只留几个家人每日洒扫,门口有士兵把守,任何人不得擅入,当然最主要的是防止有人觊觎静王府里面的金银古董。钟太后说,以后在皇帝的儿子里面挑个懂事的,过继给静王,以延子嗣。
因此,在人们的印象中,京城只有一座王府,那就是。肃王府。
当下,皇帝笑道:“也好,客随主便,朕今天就好好看看肃王府的景致。”
朱婉琦不得不亲自带路,引着皇帝参观。
先是来到肃王夫妇住的淳禧堂。
皇帝看里面陈设简朴大气,点头叹道:“皇叔一向忠心耿耿,简朴治家,果然名不虚传哪。”
又来到肃王府的书房,只见屋子中间一个长约五尺、宽约三尺的大理石书案上,摆着一个原色土陶瓶,瓶中插着一丛长寿花。书案的一角,是一盆绿萝。书案上摊开放着一本书,皇帝拿起来,翻过封面一看,原来是一本《楞伽经》。
皇帝诧异道:“怎么,皇叔征战沙场一生,却原来参禅了?”
朱婉琦忙道:“家父曾说过,他从二十三岁开始驰骋沙场,征战半生,也杀戮了半生,虽然保家卫国情非得已,可毕竟那都是人命啊。所以他想在隐退后潜心向佛,为死在他手上的那些亡灵超度。”
“皇叔竟有这样的想法?”
“是啊,陛下。家父说,曾经的杀戮出于保家卫国实属无奈,可现在,四海清平,不需要过那种打打杀杀的日子了,所以,他打算研读佛经。对了,他与圆通寺的普济方丈说好了,要做个不剃度的居士,还请普济方丈在寺里给他留了一间禅房呢。说三年过后,他从甘肃回来,就去和普济方丈下棋谈经。”
皇帝颇有兴趣地问道:“那么王妃呢?不打算跟着皇叔一起参禅礼佛吗?”
朱婉琦立刻撇嘴道:“他们两个,夫唱妇随。一个一心向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明朝小夫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