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7章 时代的风声(2/2)
,让定平也去试试?要是能进了轧钢厂,端上这铁饭碗,他爹妈得高兴死。”
厨房里飘出的饭菜香气更浓了,李成钢敏锐地捕捉到母亲话里的关切。作为穿越者,他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未来几年那场席卷全国的困难时期。在那样的风暴中,一个拥有稳定工资、相对完善后勤保障(哪怕是大锅饭)的大型国营工厂,其职工的生存几率,无疑远远高于打零工甚至务农的普通民众。轧钢厂这样的重工业单位,在饥荒年代,几乎就是一座相对安全的避风港。
他喝着温水,心思电转,觉得这是个机会,得给母亲提个醒,也帮一把自家亲戚。他放下茶杯,语气平和地对母亲说:“妈,你想帮定平哥,这心思是好的。不过这事儿,您先别急着自己一头热。您最好先回趟娘家,找找新民舅舅,当面问问他的意思。最关键的是,问问他舍不舍得掏这个钱!您别忘了,现在进厂当学徒工,头一年基本没啥工资。后面转正定级涨工资也得按部就班。舅舅这人,您比我清楚,舅舅和舅妈舍不舍得?愿不愿意出这么一大笔钱?这事儿得舅舅拍板,您别好心最后落埋怨。” 他话说得首白,点明了核心的经济问题,王秀兰听后愣了一下,随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嗯……你说得对,是这个理儿。光想着厂子好,忘了这茬儿了。是该先去问问你舅舅。”
紧接着,李成钢又把目光转向父亲李建国,神情认真了几分:“爸,还有个事儿。我堂弟李成安,二叔家的独苗,初中毕业也一年挂零了吧?去年征兵体检,太瘦了,体重不够,给刷下来了。二叔让他跟着进建筑公司当架子工学徒,风吹日晒爬高爬低的,那小子死活不愿意,嫌苦嫌累不体面。结果呢?整天在东西那片儿瞎晃荡,成了‘街溜子’。我巡逻还碰见他好几次,叼根烟卷儿,跟一帮跟他差不多的半大小子在胡同口晃荡,看着就不像样。” 他语气里带着几分担忧和无奈。
“爸,您看,这次厂里招这么多人,机会难得。您抽空去趟二叔家,跟二叔金狗好好唠唠,把这利害关系掰扯清楚。机会就在眼前,有用没用,能不能选上,至少先让成安报名试试!您想想,这轧钢厂电工学徒,好歹是在屋里头学习技术,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以后成了技术工人,工资福利都有保障,不比当街溜子强百倍?不比去工地当架子工体面?”
李成钢的语气变得更有说服力:“您跟二叔说,要是成安这孩子真愿意洗心革面,踏踏实实来学,到时候您作为亲大伯,又是厂里的老师傅(可能还是班长),帮着引荐引荐厂里的相关领导,递根烟说句好话,介绍介绍自家侄子,这点面子还是有的吧?只要他笔试面试不是太离谱,身体也没大毛病,这一下子招那么多人,招谁不是招?招个知根知底、长辈在厂里干了几十年的本分工人子弟,总比招那些完全摸不清底细的强吧?这可比让他在街上瞎混,哪天捅了篓子进去强多了!”
李建国听着儿子的话,脸色也凝重起来。他对自己这个侄子李成安的“街溜子”状态也有所耳闻,只是碍于兄弟情面,加上自己工作忙,也没太深管。如今儿子这么一说,又赶上厂里扩招这个档口,确实是个难得的让侄子走上正路的机会。他用力把烟头摁灭在桌上的铁皮烟灰缸里,发出“滋”的一声轻响:“嗯!钢子你说得对!这小子再在外面瞎混真不是个事儿!赶明儿我就去找你二叔说说!老李家的人,干点啥不好,非学街溜子?丢人现眼!他要真愿意来,我这个当大伯的,豁出这张老脸,也给他使使劲儿!”
李成钢看着眼前这一幕温馨又带着时代烙印的家庭场景,听着父母对未来工作变动的忧喜,感受着他们对亲戚的操心,内心复杂。他知道,这只是1958年躁动夏天的一个普通傍晚,轧钢厂这台庞大机器即将加速运转的一个小小缩影。很快,整个社会都将卷入那场轰轰烈烈的热潮之中。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守护好这个家,并利用自己那点微不足道的“先知”,悄悄地为亲近的人撑起一把小小的、或许能抵挡些许风雨的伞。
窗外的暮色更深了,胡同里传来各家喊孩子回家吃饭的悠长呼唤。李家小小的屋子里,灯光温暖,饭菜的香气终于压过了烟味儿,一个关于工作、责任、亲情与未知未来的夜晚才刚刚开始。
不想错过《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