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3章 包子扬名,生意火爆(2/3)
量的人离开河堤。但河堤上又没有饭铺代销店,解决午饭晚饭,大家不是带干饼子就是带米在河堤上生火做饭。
但相当多的人嫌弃生火麻烦,会安排少数的人前往镇上来买吃的。
也有一些机灵的老板们,会将吃的运到河堤上售卖。
但这时候卖小吃,都没有什么像样的包装。
买过谁家的包子,或谁家的饼子,大家压根记不住铺子在何处。
都是一次性买卖。
她将包装纸写上名字和地址,再来河堤上卖包子,能让更多的人记住她家的缺铺子,以此打开销路。
田桂花转过头,看着铺子里忙碌的景象,蒸笼里白胖的包子散发出更浓郁的香气。一个念头在她心里清晰起来。
等早高峰稍稍过去,人流稍缓,田桂花立刻把两个女儿叫到跟前。
“晓静,晓晓,妈有个想法。”
“妈,怎么了?”黄晓晓刚把新蒸好的一笼包子抬上灶台,擦了把汗问道。
“你们看河堤那边,”田桂花朝河堤方向扬了扬下巴,“防汛的人不少,要不停地走路巡查干的都是力气活,中午肯定饿得快。”
黄晓静心思细腻,立刻明白了母亲的意思:“妈,您是说……把包子送过去卖?”
“对!”田桂花一拍大腿,赞许地看着大女儿,“还是晓静脑子快!咱们不能光等着客人上门。中午,咱们就挑着担子,把热腾腾的包子送到河堤上去卖!”
“这能行吗?”黄晓晓有些犹豫,“那路口挂着横幅,写着‘闲杂人等不得上去,请绕路’,能让咱们去卖?”
“怎么不行?”田桂花胸有成竹,“生产队组织防汛,那是公事,可没说不让老百姓做买卖。咱们卖的是正经吃食,又不碍事。再说了,大家伙吃上热乎包子,干活更有劲儿,这也是支持防汛工作嘛!”
“关键是,晓晓,你刻印章买油纸的事,更要抓紧了!等咱们的包子送到河堤上,包装纸上印着‘田记早餐包子铺’,那才叫真管用!让那些十里八村来干活的人,都记住咱们的名字!”
黄晓晓这下彻底明白了母亲这步棋的深远用意,激动得小脸通红。
“妈,您想得可真远!我这就去!保证午饭前把印章和油纸都弄回来!”说完,黄晓晓解下围裙,风风火火地就往外跑。
“慢点!路上看着点车!”田桂花冲着女儿的背影喊道。
“知道了!”黄晓晓跑远了。
临近中午,当黄晓晓揣着刻好的木质印章和一大卷薄薄的食品油纸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时,“田记早餐包子铺”的门口,田桂花和黄晓静己经准备好了一副挑担。
蒸笼上,己有几笼包子,正冒着热气,差不多要蒸熟了。
黄晓晓风风火火地冲进铺子,额头上沁着细密的汗珠,脸上却是抑制不住的兴奋。
她献宝似的把刚刻好的木质印章和一大卷油纸举到田桂花面前:“妈!您看!刻好了!这字儿清楚着呢!”
田桂花放下手里的活计,接过印章仔细端详。
印章有巴掌大,木质纹理清晰,“田记包子铺”和“红旗镇双丰街18号”两行字刻得端正有力,虽算不上多周正,但胜在清晰醒目。仓促间能刻出来,己经很不错了。
“好!刻得好!晓晓办事就是利索!”田桂花满意地点头。
“那是!”黄晓晓得意地扬了扬下巴,立刻行动起来。
她手脚麻利地在案板上铺开薄薄的油纸,拿起印章在红印泥盒里蘸了蘸,然后稳稳地盖在油纸的一角。
鲜红的印记清晰地印了上去,浅黄的纸衬着大红色的字,自家的铺子名和地址跃然纸上。
“姐,快!帮我裁纸!”黄晓晓招呼着黄晓静。
黄晓静应了一声,拿起剪刀,姐妹俩配合默契。
黄晓晓负责盖章,黄晓静负责将盖好章的油纸裁剪成大小合适的包装纸。
田桂花则加快了手上的动作,将蒸笼里最后一批热气腾腾的胖包子捡出来,小心翼翼地放进铺着干净白布的挑担里。
那挑担两头是特制的竹筐,里面衬着厚厚的棉布保温,包子放进去,热气一时半会儿散不了多少。
眼看印好的包装纸堆成了小山,包子也装得差不多了,田桂花估算着时间,果断道:“行了,晓晓,先印这些!够今天用的了。晓静,晓晓,你们看守铺子,妈去河堤上了。”
“知道了,妈。”两人听话的应声。
田桂花是做惯了农活的人,一担包子,挑得轻轻松松。
还没走到河堤,田桂花远远就听到了鼎沸的人声、铁锹铲土的摩擦声,还有拖拉机引擎的轰鸣。
上了堤坝,眼前的景象更是壮观:长长的河堤上,人头攒动,红旗招展。
几台拖拉机在堤下往来穿梭,运送着防汛物资。
正是午饭时分,有一半人己经停下手中的活计,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拿出自带的干粮和水壶。
田桂花选了个地势稍高、人流量大的地方,将挑担放下,掀开盖在上面的白布。
刹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白眼狼侄儿不要了,女儿才是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