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99小章(1/1)
“父王!母后!”一声清脆如碎玉的童音自身后响起。¢鸿*特¢晓.说\王· `追,蕞!薪/璋\结?
两人含笑回头。只见一个小小的身影,穿着合身的玄色小锦袍,头戴玉冠,像只敏捷的小鹿般,从高大的蟠龙金柱后跑了出来。正是刚满六岁的赢攸宁。
他手里还紧紧攥着一卷小小的纸册,乌溜溜的眼睛亮得惊人,小脸因奔跑而红扑扑的。
他跑到父母跟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像模像样的礼,然后献宝似的举起手中的纸卷,奶声奶气却吐字清晰:“儿臣今日,已将《秦风·车邻》诵熟!太傅夸儿臣了!” 那稚嫩的小脸上,满是求表扬的期待,一双肖似母亲的明眸里,闪烁着继承自父亲的温润光泽。
扶苏与林乐悠相视一笑,眼中是化不开的温柔与骄傲。
扶苏俯身,将儿子一把抱起,让他坐在自己强健的臂弯里。林乐悠则伸出手,温柔地拂去儿子额角细密的汗珠。-p′f·w^x¨w`._n?e/t\
“攸宁真棒。”
扶苏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宠溺,他抱着儿子,与林乐悠一起,再次望向殿外那片壮丽的、属于赢氏江山、也属于天下黎民的盛世景象。
玉阶之下,玄纁祎衣的帝后身影与小小的玄袍身影依偎在一起,在澄澈的阳光下,拖出长长的、仿佛要融入这锦绣河山的影子。
殿宇巍峨,承接着历史与未来的重量;孩童的笑语清脆,如同最动人的音符,在这片历经淬炼终于迎来安宁的土地上,久久回荡。
——全文完——
最初提笔写下这个故事,只因心中那份为扶苏而生的意难平。历史的长河奔涌向前,留下太多未尽的叹息,而在这个平行时空里,我希望为他、为那些被岁月掩埋的遗憾,续写另一种可能。
如今,扶苏和林乐悠的故事仍在另一平行时空继续——或许在某个晨曦微露的庭院,或许在某个星垂平野的边疆。_齐,盛!暁/说\徃_ !醉-薪¨蟑,結¨庚·歆/筷`那里没有刀光剑影的宿命,只有属于他们的山河岁月,静好如诗。
感谢每一位陪伴这段旅程的读者。你们的目光让虚构的世界有了温度,也让这份"意难平"化作了一盏长明的灯。
愿每个意难平都能在文字里得到抚慰,愿所有深情都不被时光辜负。
愿故事外的我们,亦能得偿所愿,前路少些遗憾,多些柳暗花明的相逢。
山水有相逢,来日皆可期。
第127章 番外(一)赢攸宁】
赢攸宁,这位含着金匙出生的大秦嫡长子,仿佛天生便是为了印证这个名字的祥瑞与不凡。
他继承了母亲林乐悠那近乎妖孽的聪慧与灵动,一双黑曜石般的眼睛总是滴溜溜地转着,充满了对周遭世界无穷无尽的好奇与探究。
尚在襁褓中,他便对母亲那些画满奇奇怪怪线条的“图纸”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咿咿呀呀地挥着小手,仿佛想抓住那些无形的智慧闪光。
及至牙牙学语时,攸宁的早慧便格外惹人注目。寻常婴孩还在咿呀学语、含糊唤着"爹爹""娘娘"时,这小小人儿已能指着庭院里的芍药,用稚嫩却清晰的嗓音道出"花花"二字,更在乳母吟诗时跟着念出"灼灼"这样的字眼,惊得太傅胡子都翘了起来。
三岁稚龄,当扶苏抱着他于阿房宫前远眺咸阳城郭,随口吟起《秦风·无衣》中“王于兴师,修我甲兵”的雄浑篇章时,小攸宁竟能依偎在父皇怀中,奶声奶气却一字不差地跟着复诵,那清澈的童音与古老的战歌相和,令随侍的蒙恬、章邯等宿将都红了眼眶,仿佛看到赳赳老秦的精神,在这小小身躯中薪火相传。
更令人瞩目的是他那得天独厚的文武兼修之姿。在文事上,他仿佛天生与书卷有缘。
当林乐悠改良的“纸”由少府监大量制作,逐渐取代笨重的简牍与昂贵的帛书,流入宫廷与官署时,小攸宁成了最积极的“使用者”。他小小的书案上,堆满了母亲用“纸”绘制的、充满童趣的图说与启蒙字画。
他执笔虽稚嫩,却已能依样画葫芦,在雪白的纸页上留下歪歪扭扭却充满灵气的字迹,引得扶苏每每下朝归来,必先至攸宁书房,看他伏案“著作”,眼中满是为人父的骄傲。
而在武事上,攸宁则完美承袭了父亲扶苏温润外表下那份属于嬴秦血脉的刚毅与力量。
扶苏亲自为他削制了第一柄小小的木剑。甫一握剑,那木剑在小攸宁手中便仿佛有了灵性,虽只是稚童嬉戏般的劈刺,却隐隐带着一股沉稳的架势。
扶苏为他启蒙的,不仅是剑术,更是蒙恬亲传的、融合了老秦锐士战法的独特身法步诀。小攸宁仿佛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以惊人的速度吸收着这一切。
章台宫宽阔的后苑,成了攸宁的演武场。
不想错过《烬世扶苏:穿成公子扶苏心尖宠》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